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西方海綿城市建設的理論實踐及啟示

【摘要】海綿城市建設是實現我國生態文明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對策,是解決城市洪澇災害和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是城市生態系統穩定,優化城市生態體系,城市生態健康的重要舉措。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外發達國家針對城市水環境安全問題進行了理論創新和技術實踐,包括美國的BMPs、GI、 LID, 德國的NDS,英國的SUDS,澳大利亞的WSUD,歐盟的WFD,分別形成了效仿自然排水方式的城市雨洪可持續發展理論、技術和管理體系。當前,我國還存在雨水管理法律法規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場激勵機制缺乏、技術力量薄弱及公眾意識淡漠等問題,發達國家已經成熟的雨水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關鍵詞】海綿城市 低影響開發 綠色基礎設施

【中圖分類號】 C912.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21.005

車生泉,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景觀生態規劃設計、景觀評價與景觀保護、園林植物配置。主要著作有《城市區域生態要素的研究和信息數據庫的構建》《庭院綠化設計》《室內裝飾植物設計與范例》等。

自本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了河流、湖泊、綠地等生態環境不同程度地受損,如地面不透水硬化面積增加,破壞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和水文特征。城市開發建設后,原本可以大量滲入地下的雨水在短時間內形成徑流,經管渠、泵站等灰色基礎設施快速排放,往往造成排水系統不堪重負而發生內澇,大量雨水不能入滲和有效利用。在傳統的雨水“快排”模式中,除蒸發和少量的下滲外,徑流的排放量超過80%,造成了雨水資源的大量流失和城市內澇,帶來了城市洪澇和缺水的雙重問題。我國的城市普遍存在內澇、水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流失、水環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問題。

“海綿城市(Sponge City)”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應統籌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統性,協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利用各環節,并考慮其復雜性和長期性。海綿城市建設是實現城市雨水可持續管理的重要途徑,首先是保護和恢復城鄉重要海綿體,如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域;保護水源涵養地、林地、草地等具有較高雨水調蓄能力的綠地要素,維持城市的自然水文特征。其次是合理控制開發強度,并通過低影響開發設施,促進雨水的滲透、儲存和凈化,最大限度地維持或恢復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循環,實現城市雨水的可持續管理。海綿城市與智慧城市、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宜居城市、氣候適應性城市、韌性城市等發展模式有機結合,營造自然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上一頁 1 23456下一頁
[責任編輯:楊昀赟]
標簽: 理論實踐   海綿   城市建設   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