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國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如何有機結合(3)

確立現代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工作途徑

要解決現代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的途徑缺乏保障的問題,必須首先明確黨組織在其中發揮作用的職責定位。如果確定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那么現代國有企業黨委在公司治理中的職責定位就是監督保障,這樣就要在法人治理結構中選擇其實現的途徑,使之能有機結合。顯然選擇監事會作為黨委“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作用途徑是可行的。可以這樣設計新模式:黨委成員和紀委成員不再進入董事會和經理層,黨委書記任監事會主席,紀委書記任監事會副主席,組成的監事會中黨委成員和紀委成員之和達到監事會成員半數以上。監事會中的黨組織成員通過黨的組織行為履行監事會職責。由此構建出一種保障現代國有企業中黨委發揮作用的新途徑。

通過這種設計,可以解決以下問題:確立現代國有企業黨委在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便于黨委通過監事會途徑對企業進行了解和監督,體現企業黨組織對法人治理結構運行的監督保障和最終把關的獨特作用;由于進入監事會的黨組織成員全都獨立于董事會和經理層,保證了監事會的獨立性;這種交叉任職使黨委、紀委都通過監事會對企業進行監督,自然讓這兩者的站位和目標完全一致,真正使“兩個責任”能夠有機統一。既固定了黨委主體責任的擔當,又使紀委能在黨委的領導支持下專職履行監督責任,同時在上級紀委的領導下開展包括對同級的黨內監督;在黨委作用定位明確的情況下,其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部分內容需要由董事會和經理層承擔,黨委、紀委可以通過監事會有效監督該部分主體責任的落實;有利于扭轉基層黨組織存在的軟弱渙散、不敢抵制歪風邪氣的現象,在現代國有企業中恢復廣大黨員的政治責任感和廣大職工的主人翁(全民股東)責任感,促進企業形成弘揚正氣的監督氛圍和健康向上的先進企業文化。

此外,對于需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特殊企業黨組織,因其職責定位是決策,可選擇董事會作為其發揮決策作用的途徑,選擇監事會作為其發揮監督作用的途徑。可以這樣設計:由國有股東單位的黨組在特殊企業設立分黨組,分黨組成員一般進入董事會,并達到董事會成員半數以上,分黨組書記任董事長,董事會中的分黨組成員應通過黨的組織行為履行董事會職責;同時由國有股東單位的黨組紀檢組向該企業派駐紀檢分組,紀檢分組成員一般進入監事會,并達到監事會成員半數以上,紀檢分組長任監事會主席,監事會中的紀檢分組成員也應通過黨的組織行為履行監事會職責。紀檢分組作為黨組紀檢組的派駐機構只接受其領導,以保證獨立性,同時也保證監事會獨立。

設計現代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的運行模式

通過以上對現代國有企業在法人治理結構運行、黨組織作用定位和發揮作用途徑方面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一些思路。要使這些思路成為可操作的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的體制機制,必須用系統的思維進行全面深化改革。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實現黨的領導,建立現代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作用的新模式。

規范法人治理結構的運行

深化改革必須首先從做實法人治理結構的規范運行開始抓起,這是健全完善包括黨組織作用的現代國有企業領導體制的核心和關鍵。具體設計如下:

完善股東管理,調整管理職能,強化股東意識

現代國有企業的國有股東單位應履行三大職能,即:股東管理、決策研究、綜合職能。

股東管理包括投資管理、董監事會管理、股東代表管理等。應按《公司法》要求制定投資管理辦法、董監事會考核評價辦法、董監事管理辦法、股東代表管理辦法等,規范國有股東單位的股東管理職能。

決策研究是指凡需由投資企業股東會決定或審批的事項,在提交國有股東單位決策層(如黨組或董事會)討論確定國有股東意見之前,由一個專門進行決策研究、論證和參謀的機構(主要由各方專家組成)擔任研究提供決策方案的職能。

綜合職能包括國有股東單位黨組、董事會、經理班子的常設部門職能,這些職能負責對接上級各個部門的文件、指示和要求,如需提交進行重要決策的,先轉決策研究部門出具方案,再報決策層決策。如需對投資企業傳達或接受相關事項的,應通過股東代表按股東代表管理機制進行。

在調整完善股東管理職能的基礎上,加強國有股東單位的自身建設。一是建立模擬個人股東考核激勵機制,即制定實施國有資產管理者模擬個人股東的考核評價和激勵辦法,將國有股東單位的商業投資收益或公益投資效果分別按每個管理者的不同責任,與其使用、薪酬、獎懲等個人利益掛鉤,從機制上將國有股東單位的員工身份由參照政府職員轉變為模擬個人股東,強化股東意識和責任。二是選用和培養以共產黨員為骨干的國有資產管理者隊伍,把國有股東意識(黨的意識)挺在前面,讓國有資產管理者比個人股東在精神激勵上更具優勢。

健全到位的職業董事會,充分發揮決策職能

設立以專職到位董事為主的董事會。專職董事應超過董事會成員的一半以上,董事長必須專職,董事會各專門委員會至少有一名專職董事。所有董事應保持獨立性,不得兼任與履行董事職責不相容或影響董事正常履行職責的職務。董事人選應職業化、專業化,經股東會選舉產生,由國有股東單位提名并當選的董事納入其干部管理。

要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按《公司法》細化董事會職責和各專門委員會職責,制定董事履職和問責規定,讓董事會及各專門委員會和每個董事真正履行法定職責并承擔相應的決策責任。制定董事長工作細則,明確規定董事長在推動落實董事會決策等方面的權責。

構建經理層的執行團隊,明確權責

按《公司法》規定,將經理層人員的選聘、管理、考核、獎懲權移交董事會。調整經理層的干部管理權限,國有股東單位不再直接管理經理層人員。董事會制定經理層人員管理辦法,由提名、薪酬、考核等專門委員會具體實施。經理層的組成由董事會決定,經理層正職由提名委員會提名考察,董事會審議聘任,經理層副職由正職提名,提名委員會考察,董事會審議聘任。應在經理層中逐步構建具有市場化、國際化的職業經理人團隊。

劃清董事會與經理層的權責邊界。明確經理層就是董事會聘任的執行者,必須勤勉盡責地執行董事會的決策指令,不得越權決策;同時,經理層在執行中實行總經理負責制,包括董事長在內的董事不得自行直接發出指令。

做實獨立的監事會,完善監督機制

設立專職到位的監事會,讓監事會真正代表股東發揮實際監督的作用。在監事配備上必須符合獨立性原則,不得兼任直接或間接影響其獨立性的職務。監事需經股東會選舉產生,由國有股東單位提名并當選的監事納入其干部管理,涉及監事自身各種事項由股東會確定。根據履行監督職能的需要,監事會可內設相應的工作機構。

根據《公司法》賦予監事會的“對董事會決議事項的質詢權或建議權;對公司經營情況異常時的調查權;對公司財務的檢查權;對董事、高管人員職務行為的監督權;對違法違規、違反公司章程和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管人員的罷免建議權;對董事、高管人員損害公司利益時的要求糾正權和提起訴訟權”等等,在公司章程中細化監事會責權,明確監事會獨立履行上述權限,并可以通過程序要求公司其它各級監督機構協作配合。制定監事會工作辦法,發揮監事會作為企業監督主體的功能,統一調度監督資源和協調監督事項,對公司經營的運行,對董事會、經理層及其成員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并發表監督意見,履行監督行為。健全完善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和監督機制。

上一頁 1 234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