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舊藩籬,迎來新天地。
在各地各部門的努力下,國家食藥監總局于2016年7月批復同意京冀協同發展醫藥產業轉移的監管措施,在滄州的“北京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可以由北京市食藥監局異地監管和審批,在全國開了先河。目前,這家產業園已經吸引60多家北京等地的醫藥企業落戶,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打造試點示范,復制推廣創新經驗——
3年來,京津冀不斷破除體制機制束縛,勇于探索區域協同發展新路,已經有諸多經驗為其他地區乃至全國所借鑒。
過去,由于通關流程的相對封閉和獨立,企業經常需要在屬地和口岸之間奔波。2014年7月1日,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率先在北京海關、天津海關啟動,隨后,石家莊海關加入,區域通關一體化模式逐步拓展至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廣東地區。
興(隆口)延(慶)高速作為全國首個公開招標的PPP項目開工建設;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出136項措施;引灤入津橫向生態補償、區域碳排放權交易、亞太經合組織綠色供應鏈等試點深入開展……
隨著一批先行先試的改革示范項目和舉措不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京津冀三地變化猶如春潮涌動。
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從地圖上看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金三角”,簡稱“通武廊”。
一個好漢三個幫。3年來,“通武廊”三地密切合作,甘當改革創新協同的“試驗田”。三地簽署了人才合作框架協議,推出了人才綠卡、鼓勵企事業單位間科研人員雙向兼職等10多項先行先試政策;還將設立“通武廊”協同發展辦公室,在交通、生態、產業協作、跨界監測等方面統籌發展。
教育資源不斷打通,濱海新區設立了“北京班”;醫療機構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津冀43家核心醫院牽頭組建了包含476家合作醫院在內的43個區域醫療聯合體,三地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試點工作全面啟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措施加快落實……
3年來,一系列改革創新帶來了人們看得見的實惠,老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積跬步以至千里。一個幽燕大地協同發展的光榮夢想,正逐步走來,變成現實……
御風前行駛向光明彼岸
——跨越時空,砥礪奮進:一張藍圖干到底,為區域協同發展探出嶄新路徑,打造中國發展新的支撐帶
“方法要明確,放眼長遠、從長計議,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鍥而不舍、久久為功。”——2015年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
2017年2月17日下午3點鐘,中國工程院218會議室,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第75次全體會議正在這里召開,對這項戰略實施的下一步重大議題進行研究討論……
專家咨詢委員會的16位委員包括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等多位院士和涵蓋國內目前頂尖級的交通、產業、生態、規劃等專家,可謂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智囊團”。
由中央批準成立的專家咨詢委員會,開展咨詢規模層次之高、涉及面之廣,在國內尚屬首次。“京津冀協同發展已進入到攻堅階段,委員會需要進一步加深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調研,主動做好咨詢工作。”鄔賀銓說。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5月27日在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所強調的,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歷史性工程,必須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發揚“工匠”精神,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