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中小城鎮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京津周邊的中小城鎮參與協同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同時也面臨要素外流、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匱乏、治霾影響企業經營等挑戰。提升中小城鎮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質量,需要實施綠色城鎮發展戰略、創新發展戰略和品牌興城發展戰略。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  中小城鎮  產業轉移    【中圖分類號】F299    【文獻標識碼】A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使得京津周邊的中小城鎮面臨百年難遇的發展契機,是其擺脫貧困束縛、實現經濟趕超戰略、推動城鎮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和提升創新活力的關鍵動力。

河北省中小城鎮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現狀

隨著京津冀經濟、金融、環境治理和交通協同發展,京津周邊的河北省的中小城鎮由于地緣優勢、資源成本優勢、要素成本優勢成為承接產業轉移和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載體,涌現出了一批發展速度快、融入程度高的中小城鎮,如固安、崇禮、白溝新城、三河、淶水等,為周邊小城鎮建設指明了發展方向。

承接產業轉移,加速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毗鄰京津的地緣優勢和轉出企業降低經營成本的利益驅動,使得京津周圍的保定、承德、張家口、廊坊、唐山地區的中小城鎮成為直接的受益者。北京大紅門批發市場的600個商戶落戶白溝,為白溝新城的傳統商貿流通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淶水天鵝湖養生宜居小鎮的建設為承接首都養老產業功能疏解奠定了基礎,帶動了資源在京津冀三地的高效流動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補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優化承接產業轉移的硬件環境。承接京津功能疏解,需要高質量的公共服務供給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支撐,京津周邊的中小城鎮需要補足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的短板。針對城鎮財政實力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有心無力的困難,2002年固安縣引入PPP模式,邀請華夏幸福公司參與固安城鎮建設,政府負責公共服務質量的監管,華夏幸福負責對固安縣城進行了以“產城融合”為目標的綜合開發建設,使其經濟從全省倒數成為名符其實的京南第一縣。

園區經濟做大產業集群,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為避免聯姻失敗,承接首都產業轉移除了要把企業引入到本地,更需要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平臺和載體。對此,固安、崇禮等城鎮無一例外的大規模開展產業園區建設,借助園區經濟做大產業集群,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裝備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產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初步顯現。

城鎮建設突出綠色,優化生態環境。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綠色宜居的自然生態環境一直是中小城鎮著力改善的重點。2014年河北省的COD排放量占京津冀地區的76.8%,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到80.5%。針對嚴峻的大氣污染物治理形勢,固安、崇禮、三河等城鎮大力開展節能減排,關停高能耗、高污染企業,二氧化硫、PM2.5等主要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中小城鎮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的挑戰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持續和深入,三地金融、商貿、產業融合質量進一步提升,使京津周邊的中小城鎮的發展面臨一系列的挑戰。

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匱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后盾和基礎。與中心城市發達的鐵路、公路交通網絡相比,大部分中小城鎮公共交通建設滯后,城鎮間交通運輸結構單一,鐵路交通發展不足,多種運輸方式之間有效銜接不足,難以分享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紅利。究其原因,部分中小城鎮位于山區,鐵路、公路修建成本是平原的20至50倍,需要雄厚的財政實力做支撐。

承接京津轉移產業的基礎薄弱。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多數中小城鎮未與中心城市形成合力互補、協調發展的局面,對接中心城市產業轉移的基礎較弱。以服裝批發行業為例,河北雖然建設了一系列的服裝批發市場和商品交易中心,但是產業規模小,市場凝聚力不強。

大氣污染情況加重,限行停產等治污舉措不利于企業正常經營。京津冀地區的空氣質量一直備受詬病,2014年河北省COD排放量占到京津冀區域的76.8%,SO2 排放量占80.5%。針對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物治理形勢,連續數年全國空氣質量排名墊底的石家莊、保定、唐山、邯鄲、邢臺等中心城市陸續推出單雙號限行、排污企業停產等治污措施,區域內工廠停產、工地停工,影響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

地價、房價上漲,承接產業轉移成本上升。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資本跨區域流動性的增強,加之對未來京津冀經濟發展前景的美好預期,京津周邊的中小城鎮國有土地出讓金不斷攀升,居民住宅、寫字樓和商鋪的價格日漸高漲。

提升中小城鎮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質量的戰略

實施綠色城鎮發展戰略。產業基礎薄弱、基礎建設資金匱乏、要素外流嚴重、大氣污染物排放超標、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決定了未來河北省的中小城鎮在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不可能沿襲傳統城鎮建設老路,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城鎮建設需提上日程。

加強綠色城鎮建設頂層設計。首先,引進外腦,利用世界一流的城鎮規劃設計團隊,合理利用區域資源,著力打造綠色生態環境,編制或完善綠色城鎮發展規劃。其次,完善城鎮化建設質量考核指標。根據城鎮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在現有的城鎮化指標體系中,構建綠色城鎮建設指標體系,突出綠色人居、綠色生活、綠色能源、綠色產業和綠色基礎設施等,增加工業“三廢”的達標率和處理率、二氧化硫單位面積排放量、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等考核指標。最后,堅守承接產業轉移綠色門檻,堅持環境優先原則,強化環評和生態規劃等前置性的綠色行政措施,嚴把綠色準入門檻。

實施創新發展戰略。面對百年不遇的發展機遇,中小城鎮需改變傳統發展思維,創新發展模式。首先,改革基礎設施建設模式,科學合理引入PPP。固安將PPP模式引入城鎮建設領域,解決了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政府資金缺口大、公共服務供給率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產業發展等問題,為其他中小城鎮改革基礎設施建設模式打開了思路。其次,提高創新要素投入,推動創新產業發展。一直以來中小城鎮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傳統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帶動,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使中小城鎮面臨跨越式發展戰略機遇,通過承接高新技術和產業轉移,引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推動本地創新產業的發展,打造經濟增長新的驅動力。

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提升參與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質量,中小城鎮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區域產業對接合作平臺的推介,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推動產業興城,借品牌助力經濟發展。首先,引進外部品牌。站在協同發展、資源優勢互補的角度,制定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精準對接首都優勢產業轉移,延伸本地優勢主導產業鏈條,如農產品精深加工、有機種植、中成藥和中藥飲片加工等,借助品牌經濟效應帶動資源和要素的流入。其次,打造品牌產業發展園區。調整產業布局,合理規劃城鎮建設用地,嚴格區分居民區和工業區,加強對城鎮工業建設用地布局的調整,完善硬件設施,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品牌產業聚集區,使之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最后,做大本地產業品牌。優化產業結構,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整合本地優勢資源和產業,鼓勵和支持城鎮企業加快推進兼并、重組、升級,鼓勵企業實施品牌化發展戰略,注冊本地品牌,加強產業品牌建設,借助對接平臺大力宣傳和推廣本地品牌產業。

(作者分別為石家莊鐵道大學講師;石家莊鐵道大學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基于大氣污染治理視角的河北省綠色城鎮建設研究”(項目編號:HB15YJ018)和河北省高等學校青年拔尖人才項目“基于低碳消費模式建構的京津冀霧霾治理研究”(項目編號:BJ2014098)階段性成果】

責編/孫垚    美編/楊玲玲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京津冀   作用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