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骨干重服務,完善國學教育體系和宣傳管理機制
要想使國學教育得到全面、快速的推行,就應該擁有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和宣傳管理機制。首先,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中小學,雖有學習國學經典的引導,但學生為什么學、如何學以及學習效果如何不做硬性要求和評判。而大學里除了文學專業的學生有相應的課程外,其他專業的學生根本不涉及國學教育的內容。因此,國家在大、中、小學的課程設置中要求增加學習國學的課程安排是非常關鍵的。而有課程安排就必須有相應的師資隊伍,那么培養和建設一支掌握國學知識和內涵的師資隊伍是關鍵中的關鍵。
其次,對于大部分群體來講,他們根本沒有太多時間、精力去學習國學知識,也不太愿意去接觸,因此組建一支強有力的宣傳隊伍,達到全民國學教育目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還應加大對國學教育的執行力度,選擇一些地區作為試點,有計劃有組織地落實國學教育,樹立起全國各地學習國學的典型,再進行推廣,不斷完善國學教育體系和宣傳管理機制。
教育先行重實效,實現國學教育多層級和諧互動
面對國學教育在不同層級發展的不均衡,政府及教育部門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可能避免一些地區和學校沒有得到應有的教育。國學教育應全面落實到各階層的不同群體,比如政府機關、各個社區、每個鄉村、每個家庭。在政府機關,通過對國學的學習,使得人們領悟先輩們的為人處世哲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把國學精神融入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樹立良好的道德觀、職業觀;在社區里,通過在小區的宣傳欄、文化活動中心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每一個家庭相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大集體,充分營造一個學習國學經典的活躍氛圍,從而提高人們的道德和文化修養;在鄉村,國家提出的口號“講文明、樹新風”應得到更好的體現,人們可以通過閑暇時間,自發組織學習,積極參加和開展各種有關傳統美德的講座和活動,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鄉村文化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美好新農村;在家庭,人人參與家庭美德教育,注重孝道,加強教養,遵守道德,和睦相處。
(作者為貴州民族大學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曹智耕:《拾起素讀,學習國學經典》,《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 (第九卷),2015年。
②王恩江:《文化全球化視域中的中國先進文化建設》,《人民論壇》,2013年第17期。
責編/張蕾 美編/楊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