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對全球投資新規則的策略
在國際投資新規則的建構中,美國的優勢在于擁有傳統利益盟友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比如高度開放狀態、服務業為主體的經濟結構等),這些優勢令其在新秩序的形成過程中處于天然優勢。新興經濟體(主要是金磚國家)利用其經濟快速增長的優勢不斷提升國際話語權,提出自己的戰略與構想,加強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如金磚國家高峰論壇、金磚國家銀行等。并利用國際經貿關系與區域經濟發展規律,提出新構想。中國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提出了以近鄰、周邊以及友好國家和地區為基礎的FTA戰略,形成了面向全球的FTA網絡,并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等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全球經濟貿易治理新思路。中國正在通過成立亞投行等方式加速形成獨具特色的秩序,積極構建以自己為主的經濟帶。近年來,隨著中瑞、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快推進,上海自貿區等試點不斷發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談判和亞太自貿區建設穩步前行,“一帶一路”建設的持續推進,中國呈現出深層次、高水平、全方位的對外貿易開放格局。
(本文系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對北京開放經濟影響的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15JGB048;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博士研究生劉億對本文亦有貢獻)
注釋
1、2012年2月中歐峰會雙方達成共識開啟BIT談判,歐盟于2012年5月23日向成員國提出與中國開展BIT談判的建議。2013年中歐間貿易摩擦和糾紛影響了談判的氛圍和環境。2013年11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第16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歐BIT談判,并表示雙方將積極探討自貿區建設的可行性。2014年1月,雙方進行了首輪談判,同年3月,第二輪談判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舉行。2014年6月和2015年的1月雙方分別開展了第三輪、第四輪的談判。目前,雙方的談判幾乎沒有取得什么實質性的進展,許多重要問題都還沒有理順。
2、張宇燕、高程:《美國行為的根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126~127頁。轉引自汪熙編:《美國國會與美國外交決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198頁。
3、中國美國商會是一家促進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商務與投資的非贏利組織,代表在中國經商的美國公司或個人的利益,會員有2500多個,分別來自1100個公司。中國美國商會雖然只是一個非贏利組織,但已成為中美經貿關系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商會參與、促進美中之間的貿易、商業及投資合作發展。
4、資料來源: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網站,http://chinese.usembassy-china.org.cn/factsheet-us-china-economic-relations-2015.html。
Current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 and China's Response
Zhang Xiaotao
Abstract: Since 2008, the leaders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ctively promoted the Sino-US Investment Agreement (BIT) negotiations, but whether the Sino-US BIT can be reached is still full of uncertainty, the compan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have mutual investment concerns and obstacles. In the national game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rules,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advocate of the new standards, the EU is the follower,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group is the respondent. In the face of the ever-changing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term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investment rights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China should foll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attern, be rooted in China’s domestic experience and learn from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Western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Keywords: B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 Sino-US Investment Agreement, Negative List Management
張曉濤,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世界經濟、開放宏觀經濟、中國開放戰略。主要著作有《貨幣金融理論與政策》《俄羅斯和中國:金融危機的現實與教訓》(俄文)、《金融發展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影響研究》(論文)、《國外對華反補貼發展趨勢與應對策略》(論文)、《金磚國家深化金融合作的障礙與對策研究》(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