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戰略布局,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著力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中央與地方上下聯動,紀檢監察部門專職監督,司法機關依法辦案,廣大黨員干部廣泛參與,“責任鏈條”不斷延伸,“巡視利劍”震懾常在,“力量矩陣”日益增強,解決了一些多年來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解決了許多過去認為不可能解決的問題,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
同時,“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依然長期存在,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一些制約改革發展、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亟待解決,如何以全面從嚴治黨成果更好推動深化改革、轉型發展亟待探索,黨的十九大必將針對這些重大現實和理論問題作出戰略判斷、部署安排。這就需要我們開展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準確掌握廣大群眾、黨員干部隊伍、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對這一階段反腐敗斗爭的態度、看法、評價,對這一階段的反腐敗斗爭進行系統梳理總結,歷史地、唯物地、辯證地看待這一階段的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得到的經驗啟示,為十九大思想理論和意識形態準備工作作出貢獻。
從2017年2月23日到3月16日,我們通過紙質問卷調查、電子問卷推送、互聯網調查、面對面采訪等多種形式,面向全國社會公眾和各領域專家學者等進行了大型問卷調查和訪談,重點考察社會各界對這一階段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態度、客觀看法、真實評價,深入掌握社會各界的相關認知、情感、態度傾向等,進一步發現社會各界對反腐敗斗爭的更多盼望和期待。
調查發現,85.7%的受訪者對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工作表示滿意,公眾普遍認為堅定不移地開展反腐敗斗爭,是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根本要求;對于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工作,公眾最突出的三個感受分別是“改善了社會風氣”、“凈化了政治生態”和“改善了干群關系”;對于“十八大以來反腐敗取得系列成績的最重要原因”這一問題,74.5%的公眾認為是“習近平總書記這一堅強領導核心的智慧膽識氣魄”,排名第一,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別是“人民群眾的由衷認同、鼎力支持”、“全黨上下團結一心”;對未來的反腐工作,79.0%的受訪公眾充滿信心,公眾普遍認為“機關干部”和“基層黨員”是今后一段時間的反腐重點對象。
圍繞著關于反腐敗斗爭的重大問題,我們還針對近600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各級各地黨政干部等群體進行了深度訪談,他們的意見進一步印證了上述調查結果。受訪專家學者普遍對這一階段的反腐敗工作給予很高評價,認為解決了一些多年來的腐敗難題。受訪專家學者認為,反腐讓一些“老大難”問題得到了切實解決,如行政審批、作風建設等,讓老百姓得到經濟實惠,擁有更多的獲得感。此外,受訪專家學者普遍認為,西方國家的反腐,主要著眼于防范公職人員的腐敗行為,懲治的主要是經濟方面的問題,如貪污、受賄問題,而我國反腐敗斗爭的覆蓋面更廣、反腐力度更大,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全局意義。
為了對專題研究成果做進一步整理、歸納、加工,形成更具閱讀價值、適合公開傳播的觀點產品,我們推出了本期特別策劃。本次特別策劃既對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斗爭的主要成果進行了歸納、概括,又對黨的歷史上的反腐敗斗爭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回顧、總結;既從正面為反腐敗斗爭鼓與呼,又澄清和扭轉了一些錯誤觀點,凝聚和形成了新的共識;既有專家的深度宏文,又有圍繞著重大問題的討論筆談。當然,因時間、視野所限,難免會掛一漏萬,有一些不完善之處,望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
成績來之不易,使命任重道遠。“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這既是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的充分肯定和準確判斷,也是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繼續向縱深推進的自我鞭策和巨大鼓舞。當前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尚未根本改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我們要汲取這一階段的經驗成果,做到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堅決打贏反腐敗這場民族偉大復興征途中的關鍵一戰。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