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鄒天敬在峰會上致辭講話
人民論壇網4月12日山東蘭陵訊(記者 常嫦)實現中國夢,基礎在“三農”。推進“新四化”,農業現代化是關鍵,品牌化是重要抓手。4月12日上午,由人民日報人民論壇雜志社與臨沂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7中國自主品牌(蘭陵)峰會”在蘭陵召開。以下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鄒天敬在峰會上的致辭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是新時期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一條主線,也是新形勢下“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這個大背景下,2017自主品牌(蘭陵)峰會主題聚焦農業現代化、聚焦農業品牌建設,積極搭建農業領域官、產、學、研溝通合作、協同創新的平臺,深度契合了當前我國農業農產品改革發展的實際需求,對進一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優質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提高農業發展綜合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對本次峰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隨著我國農業生產水平的迅速提高,農產品市場已由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環境下,國外知名農業企業和品牌農產品紛紛進入國內市場,給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經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另一方面,伴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越來越關注,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消費需求日益呈現多樣化、優質化、品牌化的趨勢,逐步進入品牌農產品消費時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品牌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對農業品牌與現代化建設做出系列重要指示,強調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明確指出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代表著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升級方向,要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主要內容,從一二三產業著手,采取有效舉措,推動供給結構升級。當前,無論從加快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宏觀層面,還是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具體實踐來看,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已經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做強農業優勢特色產業、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的持續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推進和實施農業品牌戰略,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具體措施,引導農業市場化、品牌化、現代化發展,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供銷合作社作為黨委、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有力抓手,充分發揮系統優勢,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大力推進農產品的品牌創建,通過積極創新商業模式、經營業態和服務方式,大力推進具有供銷社特色的自主品牌創建,著力打造農產品品牌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品牌。首先,在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創新,并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積極打造享譽全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品牌。現在一方面是農民品牌,另一方面農產品品牌,山東大型托管類已經成為全國供銷社一張亮麗的名片。其次,在果蔬等傳統知識產業和鮮果農產品流通領域,打造了一大批名優農產品品牌。目前,全系統共有2226家企業,1.8萬家農產品行業協會,領辦創辦合作社17萬家;擁有馳名商品249個,中華老字號60個,省、市級品牌農產品350余個,通過有機、綠色、無公害等認定的合作社達到3.7萬家,是優質農產品的重要供應來源,成為了實施農業品牌戰略,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