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啤酒有限公司黨委把黨建工作的思路,與企業發展結合起來、與本溪經濟振興結合起來、與國家的戰略結合起來,使黨建工作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探索出了一條重實效、有特色、可操作的非公企業黨建之路。
以人為本是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本溪啤酒有限公司坐落于本溪市明山區,公司黨委下設4個黨支部,9個黨小組,在職黨員81人。2002年企業轉制后隸屬關系沒有同步實行屬地化管理,致使企業黨建工作出現了一段時間斷檔和空白,黨員群眾對于黨建工作簡單的理解為“搞活動”,而且活動就是十幾年來的老三樣:春季登山、夏季拔河、秋季籃球比賽。2014年6月,根據工作需要和企業申請,市委組織部協調,將公司黨組織關系從市國資委劃轉到明山區委,隸屬于牛心臺街道黨工委管理,同年7月,公司召開了黨員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委班子。至此,企業緊緊圍繞發展與生產經營,抓住以“人”為本的核心,開始了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及職工群眾中的生動實踐。
“三感”教育,升騰了職工為企業發展為之奮斗的內動力和凝聚力。圍繞“提升黨員和職工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三觀”建設主線,在全體黨員和職工中開展了增強“龍山泉品牌”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的“三感教育”。黨委書記趙雪松精心制作了“龍山泉發展歷程”PPT,用現場講解的方式講述了一個老企業幾十年的風雨歷程,從國企到改制、從小作坊到大廠房、從人力為主到現代化生產、從內憂外患的市場競爭到現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從幾經風雨倒閉到上榜網絡世界的“本溪十七件驕傲的事”……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喚起了黨員、群眾塵封的記憶,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設備,凝聚著龍山泉人的希望與夢想。“三感教育”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從班組擴大到車間、從黨員擴大到全體職工,親眼目睹和親身經歷啤酒廠生死蛻變的老職工都流下了熱淚。公司黨委利用生產淡季分批分期對近500名職工進行了“三感教育”。
爭做“五業人”,為職工個人發展提供規劃,提升了黨員、群眾為企業發展的戰斗力。圍繞企業發展“需要怎樣的人,我要成為怎樣的人”的主題,公司黨委開展了爭做“五業”人活動,號召全體職工找準自己的位置,瞄準自己的目標,成為“敬業樂業、精業專業和職業”的人。“五業人”明確評選內容和條件,分三個層面推進,敬業樂業的職工,打造自己的專業核心優勢,而具有專業優勢的職工將在崗位中推廣自己的經驗和做法,實現崗位及團隊的職業化建設。為此,公司黨委將培訓工作全部納入統一管理中,開設了“青年講堂”,全年進行專項和通用類培訓50多次,內容涵蓋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及領域,讓職工對自己進行良好的職業規劃,找到自己最佳的發展方向,發揮出企業有形與無形、人與設備結合的最高效率,使黨員、職工既有了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力量。爭做“五業人”活動又與共產黨員先鋒工程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擴大了共產黨員先鋒崗和責任區,擴大了黨員干部的影響力,帶動了全體職工的干勁,提高了生產力。
“三個我”系列活動,激發黨員和全體職工干事創業的創造力。企業發展需要凝聚力戰斗力,更不能缺少創造力。 “我來談夢想”、“我來講故事”、“我做宣傳員”的“三個我”系列主題活動就是創造力的體現。“我來談夢想”主要實現了“中國夢”的思想落地,通過談夢想了解黨員職工的內動力,再通過挖掘內動力,激發戰斗力、創造力。用習總書記的話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每個職工的夢想和追求也會匯聚成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提高企業的生產力。“我來講故事”活動要求全體黨員和職工寫出身邊的“好人好事好方法”,分享傳播“好書好句好理念”。“從差評到優秀的轉變”、“誰撿起了這只箱子”、“創新就是改變”、“你我的心不用雙手也能相擁”……激勵人、感動人、影響人的故事層出不斷,促進了正能量的傳播,創造了積極向上的氛圍,增強了黨員群眾對黨建工作的認同以及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我做宣傳員”活動與公司實施的“請進來,面對面宣傳戰略”緊密結合,促進了企業宣傳戰略和點對點營銷策略目標的達成。今年還將利用“互聯網+”的思維,建立微信公眾平臺,整合終端關系,使黨建工作促進新的營銷模式發展。公司黨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敬業、誠實、友善”作為企業文化指導,將“本本分分做人,點點滴滴做事”的本溪精神轉化為“堅持持久的在落實、落細、落小”上下功夫,解決黨員、職工為什么做和怎么做的同時,實現自覺自愿的做。
本溪啤酒有限公司通過黨建工作的開展,取得良好效果:“三感教育”在公司累計受眾500余人,收到心得體會21篇;“關心職工生活,凝聚傳遞正能量”活動,結成幫扶對子10對,幫扶困難職工85人,累計提供米面油及資金2萬余元,讓企業職工感受到了黨組織和黨員的溫暖與關懷。“青年講堂”活動培訓各崗位青年業務骨干150人次,其中8人通過培訓收效明顯,成為公司重要的后備干部。“爭做五業人”活動先后評選出“敬業、樂業、專業、精業”優秀黨員職工典型4名,樹立起內部爭先趕超的標兵榜樣。同時,黨委在化驗、糖化、發酵、標機、酒機五個車間設立共產黨員先鋒崗5個。“三個我”系列活動收到體會文章35篇,增強了全體職工的戰斗力和創造力。公司黨委又在全體黨員干部中提出“黨建+”的管理模式,用制度管理解決人不敢做,不能做的問題,黨建解決人“為什么做”、“怎么做”、“自覺自愿做”的問題。實踐證明,黨建工作與管理制度結合,是企業發展必須堅持的一種管理模式,是能夠為企業發展注入永續動力的管理模式。“黨建+”的管理模式已經在企業管理中產生了聚變的效應。現在,高起點的技術改造、純生及純生化質量管理、用良心釀酒的質量戰略、構建黨建平臺已經并列為本溪啤酒發展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