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理論動態 > 正文

深刻認識法治政府的內涵和意義

2004年,國務院發布《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經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2015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提出“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這與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提到的“法治政府”概念一脈相承。深刻認識法治政府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意義,對于加快推進依法行政,早日建成法治政府至關重要。

法治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

法治政府是職能科學的政府。目前正在推進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目的就是要打造一個職能科學的政府。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該管的不管。比如,現在的政府職能強調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這五項職能是法治政府必須具備的職能,脫離這五項職能,就不能實現政府職能的科學配置。當然,政府之間、上下級之間關系的配置也必須是科學、合理的。所以,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事權財權匹配以及基層的綜合執法,積極穩妥地推進大部門制,都是體現職能科學的要求。

法治政府是權責法定的政府。過去,由于政府權力沒有嚴格的法律界定,所以經常會出現無權限、越權行使權力的現象;在責任承擔上,也可能出現萬能政府、全能政府、無限責任政府。權責沒有實現法定化,是因為我們缺少比較合理、科學的組織法、編制法和劃分政府部門職能間權力、權限的相關法律。所以,權責法定化一直是法治政府建設中的短板。所以,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實際上就是要求政府的權責要逐步實現法定化。

法治政府是執法嚴明的政府。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嚴格、公平、公正地實施憲法和法律。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證政府在法律界限范圍內行使權力,保證政府有效履行職能。但是,執法嚴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比如,查處違法行為可不可以便衣執法?可不可以因為特殊情況不攜帶執法記錄儀?是否可以采用民用車輛控制所謂的違法嫌疑人?是否要在特定場所實施傳喚或者強制傳喚?這些都涉及執法規不規范、嚴不嚴謹的問題。所以,執法嚴明是法治政府的內在要求,也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素。如果無法做到執法嚴明,就根本談不上是法治政府。

法治政府是守法誠信的政府。政府守法是法治政府的前提和題中之義。任何政府,如果連法律都不能遵從的話,就談不上法治政府。當然,法治政府也意味著必須得是誠信政府。政府要講誠信,不能出爾反爾,變來變去。政府的領導可以變動,但政府的決策、決定,包括審批行為等不能隨意變動,因為一旦變動,就會導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會引發一系列的糾紛、矛盾。所以,政府要對行政行為所產生的信賴利益予以合法保護,做到守法誠信。

上一頁 1 2下一頁
標簽: 法治   內涵   意義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