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張建星社長、李忠杰主任、李永忠院長,同志們、朋友們:
江城四月生機無限,在白云黃鶴之鄉,長江漢水之濱,我們迎來了第四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武漢峰會。此次峰會的舉辦是對武漢聚力改革創新、奮力拼搏趕超的極大鼓舞與鞭策。
受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同志委托,我謹代表武漢市委、市政府向出席本次高峰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和媒體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全國重要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現轄13個行政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85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76萬,去年地區生產總值1.19萬億元,居15個副省級城市前列。
當前,武漢全市上下正在按照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的部署,緊緊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充分發揮武漢制造優勢,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揮科教優勢,加大中部地區科教中心建設力度;發揮九省通衢優勢,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推進濱江生態綠城建設;發揮開放大都會建設的優勢,加大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力度。通過五大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使武漢在湖北成為充分發揮龍頭帶動的全省中心,在長江流域成為長江經濟帶的脊梁,在中部地區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在全國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在全球成為世界城市發展中的亮點城市,全面復興大武漢。
社會治理是社會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社會治理的中心在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黨的十八大以來,武漢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最廣大人民利益為根本坐標,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積極推動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深化拓展網格化管理,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構建起多元共治的治理體系,有效解決了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確保了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陳一新同志強調,要實施紅色引擎工程,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以黨組織的堅強有力,引領帶動各種群眾組織和社會組織;以黨員隊伍的生機活力,組織發動廣大志愿者,密切聯系服務群眾,促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和群眾基礎。
前不久,武漢市委印發了《關于實施紅色引擎工程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強化紅色引領,培育紅色頭雁,激活紅色細胞,建設紅色陣地,打造紅色物業,繁榮紅色文化,掀起紅色旋風,用好紅色基金,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確保基層政權堅實穩固,基層社會和諧穩定。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將在兩個方面著力:
一是進一步健全基層治理體系,使組織領導體系更加嚴密,聯系服務體系更加高效,民主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基層保障體系更加堅實,工作責任體系更加明晰,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共同參與、法制保障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逐步形成,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加緊密,基層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二是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使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改革創新能力、推動發展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凝聚人心能力、促進和諧能力顯著增強,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基層各類組織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擔當有為,廣大群眾自覺聽黨話,跟黨走,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更牢固。通過一系列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武漢實際,具有武漢特色的現代城市基層社會治理之路。
昨天下午建星社長和各位專家實地考察了武漢市漢陽區江欣苑社區,江欣苑社區是武漢市實施紅色引擎工程,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縮影和代表。長期以來,江欣苑社區積極應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紅色引擎”作用,依托基層黨組織建設,探索組織聚民、黨員為民、自治立民、發展惠民、文化育民的共治新模式,有效破解了新時期城鄉社區治理的難題,成功實現了“村改居”的轉型發展,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朋友們,武漢市將以此次峰會為新的動機和契機,大力實施紅色引擎工程,積極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出更多可推廣、可復制的武漢經驗、武漢樣板,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提供有力保障,衷心希望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幫助我們把武漢市社會治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最后預祝本次峰會圓滿成功,祝大家在武漢期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謝謝大家!
責編/高驪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