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應然邏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俱進的理論形態的體現,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過程既是從理性到感性的理論建構過程,也是從繼承到創新的實踐過程。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應然邏輯,更是深化改革開放實踐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 時代化 應然邏輯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深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建設,不僅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需要,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應然邏輯。毛澤東同志認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和革命實踐緊密結合,具有時代歷史使命;鄧小平同志強調,要堅持用馬克思理論來指引和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發展。如何有效應對馬克思主義過時論是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從江澤民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胡錦濤同志的科學發展觀、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可以看出,推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就必須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應然邏輯
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特征源自于其不崇拜一切的辯證法。馬克思辯證理論認為世界是一個過程的集合體。馬克思主義最顯著的品質就是它是徹底的社會批判理論,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批判過程就是其時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必須在改革開放實踐過程中才能得以實現。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結構不斷進行調整,利益格局不斷變革,思想價值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活動差異化、多樣化、價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認知復雜化是現階段社會機制的重要特征,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應然邏輯必須體現這種時代進步性。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形態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馬克思、恩格斯時期對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由此提出了唯物論和剩余價值等理論,馬克思主義在形成初期以提倡工人革命活動為基本目標。后來,列寧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入到國家和革命實踐中,并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精神為導向創建了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在改革初期,除了開展無產階級專政外,也紛紛進行經濟改革,雖然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很多國家的改革大多以失敗告終,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些改革結束了世界冷戰格局,極大地推進了世界的和平發展。中國在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的同時也積極推進經濟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民的溫飽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局部地區的經濟實現了大繁榮。
馬克思主義只有在時代發展中才能實現自由和全面發展的價值歸宿
馬克思認為一切劃時代特征的思想理論體系內容都是通過產生這些體系的時代發展需求而產生的,因此,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征是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理論不會自動發展,但時代卻在不斷前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內容和精神要想不被時代拋棄,就不能一成不變,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更新內容,秉承切實維護廣大人民利益的基本原則。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最新成果和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建構過程。
從理論發展過程來看,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是反對教條化形式發展的,是一門科學性和革命性相結合的實踐哲學。從實踐發展過程來看,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從書齋向時代深入發展的轉變,是在實踐的反復檢驗中保留下來的最體現事物本質的部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表明,只有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時代化的進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訴求。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在不斷質疑中反思,馬克思主義才會繼續向前發展。
馬克思主義依托于人類的美好價值訴求,平等、自由、幸福、和諧和自身全面發展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的開端是為了實現近代中國國富民強的社會目標,這既是民族問題也是時代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為中國革命建設、社會結構變革等社會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些價值色彩都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的價值旨歸的表現。人類的自由、平等和全面發展離不開民族和時代的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發展邏輯就是馬克思主義對人類自由、平等、全面發展的邏輯旨歸,這就要求我們在思索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應然邏輯的同時,還要重視對馬克思主義的民族性和時代性的深入研究。
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看作一個有機整體,是深化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關鍵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進程是一個邏輯的、動態的,向前推進的過程。不同時期的馬克思主義者都為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做出了相應的貢獻。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時代相結合的發展過程,并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時代特質。深入分析和探索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應然邏輯對我國更好地深化馬克思主義時代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
推進和深化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進程必須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時代精神相融合,更好地把握馬克思主義蘊含的精神實質。在我國政治實踐中,就是要將馬克思主義與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的新問題相結合,注重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來解答時代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時代精神。
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必須樹立開放理念和自主創新意識,掌握并充分運用世界優秀思想文化以及先進的生產技術。馬克思主義最顯著的品質就是批判,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就是在用批判的眼光、開放的思想和創新意識,吸收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現階段要進一步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必須深化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建設,吸收、借鑒、融合當今世界上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用批判的眼光、開放的發展理念和創新思維去審視和解決發展中的難題。
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三項特征看作一個有機整體,是深化發展中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關鍵點。強調馬克思主義發展必須時刻關注時代發展主題和發展特色,根據時代的發展變化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普適性特征的發展成果,關注的是廣大民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的接受程度。在實踐發展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傳入中國開始就一直朝著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方向發展。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發展要求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需要全體公民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精神實質。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中國化和大眾化三項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進程必須將這三項特征看作一個有機整體。
綜上所述,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進程必須牢牢把握時代的發展趨勢、發展主題,關注時代前沿問題。在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只有深刻把握時代發展特征和發展趨勢,才能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推向新的發展高度,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精神永遠屬于時代。
(作者為中共普洱市委黨校市情研究室主任)
【參考文獻】
①王萌:《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相關概念、歷史經驗及啟示》,《人民論壇》,2013年第26期。
②袁傳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命題解析》,《思想理論教育》,2010年第13期。
責編/孫娜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