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緣起“利益匯合點”,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時代的訴求和人類發展的必然。在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的今天,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對我國內政外交工作的有效實施,促進和推動地區、國家間的共同繁榮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 思想淵源 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B01 【文獻標識碼 】A
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淵源和現實意義展開研究,對提升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入了解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對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內政外交中更好地落實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中國外交的重要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并不是近幾年才被我們國家的領導人所重視,早在本世紀最開始的幾年,就有人提出了“利益匯合點”的概念,即想要發展就要在共同意識的基礎上才能夠共同的發展。在這一時期,更多的著力點還是關注解決一些國內發生的事情,對于國際上的事情則關注較少。2011年,我國發表了《中國和平發展白皮書》,在白皮書中,我國首次提出國家不分意識形態,以及發展制度的不同,都能夠找到共同的利益切入點,都應該成為一個利益的共同體。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我們在國際外交領域的地位逐年提升。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第一次呈現在黨的報告中。緊接著在過去的幾年,習近平總書記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不同的場合都有提到。在面對全球共同治理的問題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要以責任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來共同面對全球治理的挑戰。習近平主席曾經在到訪的許多國家的演講中多次指出,人類是一個共同的命運整體,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脫離別國而獨立存在,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作為國與國之間發展的共識,是各國發展不可回避的必然選擇。應該看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是我們國家在近幾年來外交和處理國際事務的高頻詞匯和重要理念。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指導國家內政外交政策,體現出遠見卓識
自從上個世紀人類經歷了空前災難的兩次世界大戰之后,人類深刻反思了錯誤,認為霸權和戰爭是沒有出路的,和平與發展才是當今的永恒主題。從現階段世界各國的發展情況來看,各個國家都面臨著共同性的發展、共同性的挑戰、共同性的利益等諸多問題。在當今世界發展的總趨勢和大潮流中,一個國家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憑著單打獨斗式的苦干和蠻干難以實現預定的目標。一個有智慧的民族,必須要在這樣的大趨勢中保持一個清醒的認識,只有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未來的發展才是真正光明的。
兩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各國的發展也由過去的靠掠奪別國的資源,逐步轉變為依靠發展本國的經濟,以及科技進步來促進本國的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發生大戰的可能性正在逐漸的變小。在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隨著蘇聯的解體以及德國的統一,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進程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一步深入,世界發展的主題也發生了悄然的變化,由戰爭和爭奪,逐步轉變為以和平、發展作為主題,彼此間更加真誠地進行合作。全世界的各個國家,即便是目前的一些相對封閉的國家,都不能成為世界的孤島,一個國家對于別的國家的依賴是前所未有的。可以這么說,當今的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世界各國都是互相關聯而不可分割的,這種多層面多層次的依賴,形成了國家間復合的依賴關系。在這樣的關系中,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組織,想要不通過合作就獨立面對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多種問題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面對這樣的情況,一個國家最理性的態度就是尋求與關聯國家的合作,不再以零和博弈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
當人類進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時,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一階段人類進入了以知識經濟作為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互聯網技術更是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傳統的實體經濟模式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經濟領域與現實生活的各個角落。這種狀況的出現,意味著傳統國家與國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互聯網讓世界的距離變得越來越短,地球村已經進入了升級版。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舊思維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要,中國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國家與國家之間必須要以合作作為發展的共同主題,只有合作才能夠促進共同發展,只有合作才能夠讓人類共同進步。因此,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指導國家的內政外交政策體現出了遠見卓識。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飛躍式創新
近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把中國發展定位聚焦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以及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目標上,這是全國人民現階段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我們所處的國際環境是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的復雜度遠超過以往面臨的一些挑戰,在這樣的環境中如何游刃有余地處理好國際事物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黨不僅制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還創新了許多外交理念與實踐,其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與實踐就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創新。通過在具體的實踐中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很好落實,我們在復雜的國際事務中,變得更加游刃有余。在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們的國際外交環境不斷改善,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中國夢實現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創新也是一次國際戰略的創新。我們主張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外交理念,不是獨立存在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發展和繼承。同時,也是對以往外交政策以及外交理念的一次深入的總結和超越。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安全層面上來理解是一種傾向于共同安全的集體安全觀,同時在利益層面上的意義在于它闡釋了一種利益共同獲得的理念,在安全的層面上它所解讀的是一種互相欣賞的文明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以及外交實踐方面的一個飛躍式的創新。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指導下的有效實踐讓中國的國際形象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國際舞臺上中國已經樹立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中國的發展不只是自身的發展,中國的發展也不是一種閉關鎖國的發展,中國愿意與世界共享改革與發展的成果,愿意與全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創造美好幸福的人類生活。我們珍愛和平,我們反對戰爭,我們愿意與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與世界各國共同創造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我們愿意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思維,來尋求與不同國家的真誠合作。互惠、互利、互榮是我們長期堅持的發展方針,以命運共同體的核心理念,推動我國經濟在不斷的合作中向前快速的發展,要倡導以合作共贏創造命運共同體的共生,以命運共同的包容態度去容納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意識形態的人,要以一個敢于肩負重擔,敢于承擔風險的大國形象迎接新的挑戰。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是對一些國家指責中國實行新殖民主義的最好回擊。中國在處理與亞非拉美等地區的國際關系時,所秉持的原則是要實現權利和利益的平衡。中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作為與上述地區合作的基礎,促進和推動著地區、國家間的共同繁榮。
(作者為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拔尖人才項目“歷史敘事的真實性問題研究”(項目編號:BJ2014100)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楊梓妤:《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研究綜述》,《改革與開放》,2017年第1期。
責編/孫垚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