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稅收政策作為精準扶貧政策的重要環節,對產業扶貧和貧困戶創業脫貧都能夠提供政策優惠,特別是對于各地區扶貧產業轉型升級、吸引社會資本和外來投資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因此,要在精準扶貧視野下,進一步推動稅收政策創新。
【關鍵詞】精準扶貧 稅收政策 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精準扶貧作為當前國家戰略性工作,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并協調部署多個部門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添磚助力。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既要扶持貧困戶創業主體,又要對創業主體實施多種優惠政策。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期,國家應不斷調整稅收政策,為精準扶貧、產業扶貧、創業扶貧提供稅收優惠政策,讓眾多的創業主體輕裝上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搏殺出一片藍天,為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完成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稅收是精準扶貧順利開展的財政保障,但當前我國稅收政策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稅收是國家財政政策的重要保障,國家財政通過稅收,從社會各個經濟主體征收資金,并通過國家扶貧政策將資金投入到扶貧地區,用于支持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并推進扶貧項目發展,實現扶貧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最終實現脫貧目標。
精準扶貧的關鍵是產業扶貧,核心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讓貧困戶能夠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并確保其在扶持政策撤出之后不會返貧。一方面通過調整稅收政策,讓農業龍頭企業可以對貧困戶勞動力進行培訓和招工,對扶貧貢獻大的農業龍頭企業可以適當減免稅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稅收政策推動貧困戶創業,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可以說,稅收政策調整,對于精準扶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國稅收政策支持精準扶貧取得了很多成績,但從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來看,稅收政策及措施仍然不夠完善,諸多問題仍然制約精準扶貧的工作順利進行。
一是“營改增”后地方稅稅種缺失。隨著“營改增”政策穩步推進,地方稅性質的資源稅改革不到位,直接導致貧困地區主體稅種缺失,財政收入減少,財政收支不平衡。隨著收支缺口越來越大,財政扶貧力度不夠,影響了部分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推進。
二是精準扶貧稅收優惠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由于我國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時間還相對較短,各地區出臺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還不夠系統,加之缺乏系統性的指導意見,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起來針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稅收優惠體系。
三是稅收政策支持精準扶貧工作還不夠精準。當前我國針對精準扶貧的稅收政策主要是從減免稅收入手,方式比較單一,缺乏針對性和精準度,很多稅收優惠政策或是出現重疊,或是在稅收政策上設定較高的門檻,或是很多關鍵產業還沒有出臺相關政策,導致很多精準扶貧的優秀項目得不到政策支持。
四是支持精準扶貧的稅收政策效果還不夠明顯。當前,我國精準扶貧工作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正在逐步減少,很多貧困農民都通過多種途徑實現了脫貧目標。但從稅收政策對精準扶貧的支持來看,效果還不夠明顯。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多集中在涉農和小微企業方面,對農村地區基礎性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還不夠明顯,對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和交通環境問題,通過稅收政策支持社會資本和拉動外資投入精準扶貧的能力不足。稅收政策優惠還沒有全面展開,只在很小的范圍內開花結果。
推進稅收體制改革,強化稅收保障作用
精準扶貧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需要涉及精準扶貧的多個部門,按照精準扶貧方案有步驟、有順序地推進,特別是要注意多個部門的協調問題。稅收政策作為精準扶貧政策的重要環節,對產業扶貧和貧困戶創業脫貧都能夠提供政策優惠,特別是對于各地區扶貧產業轉型升級、吸引社會資本和外來投資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因此,要在精準扶貧視野下,進一步推動稅收政策創新。
要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制度保障。稅收對于國家財政收入起到關鍵性作用,稅收多少,直接決定了國家和地方財政有多少錢能夠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之中。因此,如何協調國家與地方稅收比例,成為了擺在精準扶貧工作面前的一道重要難題。針對精準扶貧問題,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來協調國家和地方財政的稅收政策、資金匹配等問題,做到科學適度,從政策和制度層面將精準扶貧的資金來源固化下來,并通過統籌安排,確保資金使用到位。
要進一步推進稅收體制改革,強化稅收保障作用。各級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稅收,都希望通過合理的稅收政策,來調整和激發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既能夠通過稅收政策來刺激企業消化貧困勞動力,又可以通過企業的發展壯大,上繳更多稅費,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未來應該實施稅收體制全方位改革,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地方稅改革,相應增加地方稅政管理權,將消費稅納入到地方財政收入之中,同時加快對房地產稅和環境保護稅的改革進度,推動車輛購置稅地方化,為地區財政提供穩定稅收渠道,讓地方政府在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中,能夠有充足的資金實施產業扶持和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要調整地方稅收管理權限,適當賦予地方稅收管理權,特別是貧困地區,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程序,賦予貧困地區個別稅種的征收范疇和征收稅率,從而提升貧困地區稅收政策利用的靈活性。
進一步提高稅收政策參與精準扶貧力度
構建完整的精準扶貧稅收優惠政策體系。隨著我國精準扶貧工作有序推進,我國已經構建起相對完善的政策制度體系。稅收優惠政策作為精準扶貧政策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完善納稅人扶貧捐款稅前扣除制度,通過執行相應的政策,進一步放寬對扶貧捐款的稅收征收范圍,對企業和個人的貧困地區捐款應該在確定其真實有效的前提下予以稅前扣除,并進一步放寬扶貧捐贈扣除標準。通過政策放寬,鼓勵企業和個人對貧困地區進行捐贈。另一方面,要進一步落實相關配套的稅收優惠政策。對于貧困地區可以吸納一定數額貧困勞動力的產業項目,在企業支付的費用方面,可以按照相關規定予以優惠。對于貧困地區針對貧困勞動力進行崗位和技術培訓的行為,要在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方面予以優惠,等等。
進一步提高稅收政策參與精準扶貧力度。稅收政策只有通過創新,才能真正地參與到精準扶貧工作之中。一方面要加強稅收政策與銀行政策互動,幫助扶貧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解決好融資問題,為相關脫貧項目爭取融資渠道,推動扶貧項目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涉農信貸投放的稅收支持力度,要繼續發揮稅收政策杠桿優勢,通過稅收政策調節,培育農村金融市場發展,擴大貧困地區金融市場規模。此外,要通過稅收政策改革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投入到貧困地區,發展地方經濟,帶動貧困人口脫貧,最終實現全員脫貧。
總之,在精準扶貧背景下,稅收政策通過自身的創新改革,可以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大有可為,既可以通過減免稅費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投入到精準扶貧之中,也可以通過與其他相關部門聯動的方式,從多個渠道支持精準扶貧工作。可以說,稅收政策的創新發展必將為精準扶貧工作的有序開展注入強大動力。
(作者為鄭州大學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莫觀華、朱文慧、黃皓、李晶晶:《“四個精準”全力扶持小微企業——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稅系統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概述》,《中國稅務》,2015年第6期。
②宮留記:《政府主導下市場化扶貧機制的構建與創新模式研究——基于精準扶貧視角》,《中國軟科學》,2016年第5期。
③莫光輝、張玉雪:《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扶貧模式創新路徑——精準扶貧績效提升機制系列研究之十》,《理論與改革》,2017年第1期。
責編/張寒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