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人民智庫 > 研究報告 > 正文

對吉林省9地市(州)經濟轉型能力的測評及排名(4)

測評結果及各地市(州)進一步提升經濟轉型能力的路徑

結合各二級指標得分及其權重,我們分別計算了吉林省9地市(州)的知識存量、勞動生產率和產業結構轉換能力三個分項轉型能力得分,并依據三個分項轉型能力得分,由高到低分別對吉林省9地市(州)進行了排名;再結合三個一級指標的權重,我們進一步計算了吉林省9地市(州)經濟轉型能力的總得分,并依據總得分由高到低對各地市(州)進行了排名。通過對吉林省9地市(州)間各級指標得分及排名的比較,分析了各地市(州)在經濟轉型能力建設方面的亮點,找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其今后進一步提升經濟轉型能力的對策建議。

圖像 9

長春市: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1,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1,屬于經濟轉型能力和人均GDP水平排名均靠前且無位差的典型地市。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該市知識存量、勞動生產率排名均靠前(均位列第1),但該市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靠后(位列第9)。為此,對于長春市,采取積極措施進一步激發產業轉換、互動的活力,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長春市是吉林省的省會城市、中國現有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城市。相關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長春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團結一心、善為實干、攻堅克難:一是經濟在應對下行中保持穩定增長;二是產業在提質增效中加快轉型升級;三是深化教育改革,突出科技創新;四是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五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六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十二五”期間,長春在推動振興發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為“十三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像 10

松原市: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2,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3,屬于經濟轉型能力和人均GDP水平排名均靠前的地市。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該市知識存量和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均靠前(分別位列第2、第3),但該市勞動生產率排名相對靠后(位列第6)。通過進一步分析勞動生產率下的兩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勞動生產率偏低,主要與該市工業勞動生產率偏低有關。為此,對于松原市,不斷探索提高工業勞動生產率的經濟轉型路徑,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圖像 11

四平市: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3,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8,屬于經濟轉型能力較強但人均GDP水平較低的地市。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該市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靠前(位列第2)和勞動生產率排名居中(位列第5),但該市知識存量排名靠后(位列第9)。通過進一步分析知識存量下的兩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知識存量偏低,與該市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均較低有關。為此,對于四平市,通過進一步發展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等來提高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圖像 12

白城市: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4,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9。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雖然白城市的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靠前(位列第1),但知識存量和勞動生產率排名均靠后(分別位列第8、第7)。通過進一步分析知識存量和勞動生產率下的四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知識存量偏低,與該市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和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均較低有關;該市勞動生產率偏低,主要與農業勞動生產率偏低有關。為此,對于白城市,通過進一步發展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等來提高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采取積極措施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加快提升,均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圖像 13

吉林市: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5,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4。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知識存量、勞動生產率排名分別居中和靠前(分別位列第4、第2),但該市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靠后(位列第8)。為此,對于吉林市,采取積極措施進一步激發產業轉換、互動的活力,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圖像 14

延邊州: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6,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7。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州知識存量、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分別靠前和居中(分別位列第3、第4),但勞動生產率排名靠后(位列第8)。進一步分析勞動生產率下的兩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州勞動生產率偏低,與工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均偏低有關。為此,對于延邊州,采取積極措施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加快提升,不斷探索提高工業勞動生產率的經濟轉型路徑,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圖像 15

白山市: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7,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5。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知識存量排名居中(位列第5)、勞動生產率排名靠前(位列第3)、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靠后(位列第7)。為此,對于白山市,采取積極措施進一步激發產業轉換、互動的活力,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圖像 16

遼源市: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8,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2,屬于經濟轉型能力較弱但人均GDP水平較高的地市。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勞動生產率排名居中(位列第4),但知識存量、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均靠后(分別位列第7、第6)。通過進一步分析知識存量下的兩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知識存量偏低,與該市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均較低有關。為此,對于遼源市,通過進一步發展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等來提高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研發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以及采取積極措施進一步激發產業轉換、互動的活力,均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圖像 17

通化市:經濟轉型能力綜合得分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9,人均GDP水平在9地市(州)中排名第6。比較分析結果顯示,該市產業結構轉換能力排名居中(位列第5),但知識存量、勞動生產率排名均靠后(分別位列第6、第9)。通過進一步分析知識存量和勞動生產率下的四個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知識存量偏低,與該市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有關;該市勞動生產率偏低,與該市工業勞動生產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均偏低有關。為此,對于通化市,通過進一步發展各級各類教育事業等來提高勞動力受教育水平,采取積極措施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加快提升,不斷探索提高工業勞動生產率的經濟轉型路徑,均是其未來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可能產生的誤差及后續可開展的研究說明

數據可得性帶來的限制。在五個二級指標的指標數據選取方面,主要以數據的可獲取性為導向,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指標數據對于指標的準確反映水平,因此測評得到的結果與各地市(州)的實際情況存在略微偏差在所難免。例如,在衡量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上,考慮到數據可得性,本測評選擇的是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的各受教育階段人口數量等作為基礎數據,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間是2010年,因此與2015年各地市(州)的實際情況難免存在差異。

各地市(州)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測評結果可能與人們對吉林省9地市(州)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直觀印象存在略微的偏差,不乏一些經濟水平和經濟發展速度相對靠前的地市,在測評結果中排名相對靠后。我們認為,這主要是由各地市(州)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所造成的。不同的省份處于經濟轉型實現期、經濟轉型深化期、經濟增長提速期這三個階段,而依據我們此前測評中開展的回歸分析,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各地市(州)的經濟發展結果,將是地市(州)經濟轉型能力隨著地市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均生產總值的不斷提高,呈現出逐步上升的過程。然而應該指出的是,這更多是一個整體性、歸納性的分析結果,其中仍可能存在部分省市、部分地市(州)尚未跨越U型曲線拐點的情況。這也進一步說明,對于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市(州),相互之間在經濟轉型能力方面可能并不完全具有絕對的可比性。當然,這也有待于更為完善的時間序列數據來擬合和證實。

更為深入的實地調研有助于對測評結果進行補充和修正。除了數據的可得性會給指標體系的構建和指標數據的選擇帶來限制之外,現實中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吉林省各地市(州),有其自身不同的發展特色、發展重點和難點,因此評價地市(州)經濟轉型能力的指標體系應盡量避免千篇一律,同時提升經濟轉型能力的路徑也應當多元多樣。在本次測評的基礎上,若能就相關問題在吉林省9地市(州)廣泛開展實地調研,不僅有利于準確把握吉林省9地市(州)所處的實際發展階段,而且有助于根據各地市(州)的發展重點,設計出符合不同地市(州)實際情況的指標體系和指標權重,進而對測評的結果進行修正和補充。

如若可以獲取更為詳實的吉林省9地市(州)經濟社會發展數據,將能夠在構建經濟轉型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各地市(州)實際的經濟轉型的具體路徑,并且從實證的層面更深一步探索究竟還有哪些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因素,會促進或限制吉林省9地市(州)經濟轉型能力的提升。

【執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王禮鵬】

上一頁 1 234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吉林省   地市   能力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