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永縣作為省級扶貧重點縣,貧困人口占全縣總人口十分之一以上。近年來江永縣通過精準調研、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狠抓扶貧攻堅,找準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關鍵詞】精準扶貧 精準調研 精準施策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江永縣屬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少數民族高寒山區扶貧縣。截至2015年底,全縣有9053戶、29749名貧困人口未實現脫貧,占全縣總人口的10.93%,主要分布在62個貧困村,貧困面廣,脫貧任務艱巨。近年來,江永縣委、縣政府把“脫貧摘帽”作為首要大事抓緊抓實,立足縣情、因地制宜、精準用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精準調研,摸底子、找路子、壓擔子
進村入戶,摸清底子。從2016年4月開始,歷時3個多月,江永縣整合各部門力量,組織開展了扶貧資金、產業扶貧、勞務輸出、基礎設施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雨露計劃”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兜底扶貧、黨建扶貧等十個方面的專題調研。所有的縣級領導、縣扶貧辦等相關部門班子成員,各鄉鎮黨員干部深入全縣9個鄉鎮場、62個貧困村進行了“地毯式”“全方位”的調研,切實摸清了每一個貧困村、每一戶貧困戶的貧困根源。
拿脈問診,找準路子。10個調研組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經分析、研究、梳理,最終形成了具有針對性、操作性的“9+2”扶貧調研報告,提出了精準扶貧“2+X+部門”體系,堅決啃下脫貧“硬骨頭”,打贏脫貧“攻堅戰”。
高位推動,壓實擔子。對扶貧工作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小結,每月縣委書記、縣長根據扶貧推進情況進行現場調度,明確凡涉及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律做到“六個優先”,即政策優先、項目優先、資金優先、人才配備優先、工作部署優先、問題解決優先。嚴格實行精準扶貧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加大問責力度,建立“第一次通報、第二次約談、第三次問責”機制。
精準施策,顯亮點、解難點、抓重點
打造“三大工程”,彰顯扶貧亮點。在電子商務扶貧工程中,以被列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契機,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貧困戶參與的原則,大力實施電商扶貧,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在資產收益扶貧工程中,依托“江永五香”特產,承建了全省第一個夏橙資產收益扶貧項目。該項目到盛果期后,每年將創造利潤2400萬元,所產生的凈利潤分成按年結算,其中59%用于江永縣建檔立卡的1034名殘疾人及4979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脫貧,35%用作企業收益,3%用作風險金,3%用于獎勵基金。在鄉村旅游扶貧工程中,依托江永“三千文化”旅游資源,在國貧村蘭溪瑤族鄉勾藍瑤寨,試行了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群眾主體、黨建引領的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模式。村委成立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村民則以資源(土地、房屋)入股的方式成為股民,由此一大批貧困戶吃上了“旅游飯”,脫掉了“貧困帽”。今年以來,瑤寨接待游客18萬人,旅游綜合收入220萬元,村集體增收55萬元。
聚焦“三大幫扶”,解決扶貧難點。突出政策兜底幫扶。主要做法是采用“五個一批”兜底幫扶,即最低保障兜底一批、醫療救助兜底一批、臨時救助兜底一批、住房救助兜底一批、慈善幫扶兜底一批。突出金融政策幫扶。推行分貸統還模式,貧困農戶將小額信貸資金入股政府平臺公司,由公司統一管理、統一歸還貸款本金,入股農戶享受貸款貼息獎勵、股份分紅。突出基礎設施幫扶。大力推進安全飲水工程、五小水利、山洪治理、土地開墾、農村公路通暢、危橋改造、農網改造升級等基礎建設。
突出“三大保障”,夯實扶貧基礎。強化黨建引領,在62個貧困村大力實施“黨建+扶貧”工程,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創新實施了“支部+村公司”“支部+合作社”“黨員+貧困戶”三個加法,發揮貧困村黨支部的思想引領、戰斗堡壘、領導核心作用。創新培訓方式,開設“第一書記”及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培訓班、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貧困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等各類培訓班10余期,培訓各類人員625人。采取“機關單位+貧困村”“第一書記+貧困村”“企業+貧困村”等多幫一、一對一的模式,結對幫扶整頓貧困村。強化資金監管,堅持把財政涉農資金監管和整合作為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把準資金投向、規范資金使用、嚴肅資金監管、統籌資金整合、抓實項目管理,確保扶貧資金安全高效運行、在陽光下使用。強化智力保障,注重將“雨露計劃”扶貧教育培訓和勞務輸出有機結合,既讓貧困對象都掌握一技之長,又千方百計讓貧困對象有業就、就好業。
精準發力,大合力、大聯結、大發展
堅持全面覆蓋,形成大合力。大力推行縣級領導、部門單位定點聯系貧困村制度。對62個貧困村,每個村由1名縣級領導、2-4個縣直單位聯系,下派1名第一書記、4-6名駐村干部,構建“縣級領導+縣直單位+鄉鎮領導+駐村干部”的扶貧大格局。同時,大力推行機關干部“1+X”聯系貧困戶制度,全縣所有單位班子成員和鄉鎮黨員干部均與貧困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進一步融洽了黨群干群關系。
堅持融合發展,構建大聯結。樹立融合發展理念,大力創新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重點創新政府主導型、能人帶動型、企業運營型、村組引領型等利益聯結機制。在政府主導型利益聯結上,主要是由政府投入,吸納一定的社會資金,帶動貧困戶參與。在能人帶動型利益聯結上,注重發揮能人的資源優勢,采取保護價收購農產品來帶動貧困戶增收。在企業運營型利益聯結上,主要由民營企業負責運作重點產業扶貧項目,采取以工計酬的方式幫扶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如:委托江永溫氏畜牧有限責任公司幫扶9個鄉鎮35個村398戶1665名貧困人口發展生豬養殖,貧困戶每年人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
堅持從嚴從實,促進大發展。始終把督促檢查、嚴格考核作為促進精準扶貧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實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分析、半年一考核、一年一總結。緊緊圍繞扶貧開發重點項目建設目標,結合扶貧工作“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重點對項目的實施進度,群眾關注的民生工程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督查、調度。
今后,江永縣將進一步聚焦短腿短板,堅持問題導向,集全縣之力,重點從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加大駐村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駐村工作隊人員配備,選優配強駐村工作力量。對于群眾不滿意、工作不作為無作為的干部堅決換人。進一步細化考核指標,加大對駐村工作隊的扶貧實績考核力度,對每個工作隊列出工作任務清單,明確每個階段要完成的工作任務。進一步明確駐村工作紀律,確保工作隊真正扎根扶貧村,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貧困村如期脫貧。二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堅持因村制宜、分類指導,制定出臺全縣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做到一村一規劃。加大結對幫扶力度,將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縣直單位考核內容,發動各級部門為貧困村幫思想、幫技術、幫項目、幫資金。三是拓寬扶貧資金渠道。做大做強永明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加快利用現有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經營權等作為抵押向銀行融資。加大貧困村生態資源、旅游資源、土地資源等資源的開發利用,以資源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開發,構建“向上爭、財政投、部門籌、社會參與”的扶貧資金投入機制。四是抓好非扶貧村幫扶。堅持同步推進貧困村與非貧困村的扶貧工作。深入全縣所有非貧困村開展大調研,摸清底子。根據非貧困村實際,一一制定相應的對策,確保非貧困村的貧困戶與貧困村的貧困戶同步脫貧。
(作者為中共江永縣委書記)
【參考文獻】
①《堅持精準扶貧脫貧 提高脫貧攻堅成效——各地干部群眾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重要講話》,新華網,2015年12月4日。
責編/賈娜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