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海洋世紀,壯大海洋經濟、加強海洋資源環境保護、維護海洋權益事關國家安全和社會經濟長遠發展。中國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擁有300萬平方公里主張管轄海域、1.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生物、油氣和礦產資源。發展海洋經濟對于促進我國沿海地區經濟合理布局和產業結構調整,保持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海洋事業建設發展,堅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方向,對經略海洋作出規劃部署,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當前,發展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撐,將逐步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那么,公眾如何看待近幾年中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對海洋經濟發展信心如何?如何進一步推進海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對此進行了調查研究,并結合調查結果,就“推動海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海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超過八成受訪者對海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海洋經濟實現穩步發展。我國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和各沿海省市(區)政府緊緊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海洋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積極促進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本次調查發現,在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八成以上的受訪者對海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其中50.27%的受訪者對海洋經濟發展“非常有信心”,35.05%的受訪者對海洋經濟發展“比較有信心”,12.13%的受訪者對海洋經濟發展信心程度“一般”,僅有2.29%和0.26%的受訪者對海洋經濟發展“不太有信心”和“完全沒有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呈現出許多新的階段性特征,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在建設海洋強國戰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雙重作用下,呈現出海洋經濟、海洋政治、海洋社會、海洋文化、海洋生態和海洋軍事等領域多重均衡發展的態勢;二是海洋經濟發展出現新的運行機制——海洋社會,注重海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強調海洋經濟與社會“雙向互動”,以“海洋社會”為新的運行機制,海洋經濟將逐步實現更好更快發展;三是海洋生態建設進入新階段,更加注重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生態保護的協同推進,通過“保護性開發”建設海洋生態文明;四是政府由單一的“陸域政府”向多面向的“陸域政府”與“海洋政府”轉型,“海洋政府”履行海洋治理職能不再以統治管轄為主,而是強調提供優質高效的海洋公共服務,海洋經濟發展將逐漸進入“發展與治理”并重時代。
海洋經濟發展取得新進展,九成以上公眾認可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在建設海洋強國戰略部署的指導下,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和各沿海省市(區)政府展開了海洋強國和海洋經濟的建設實踐,力圖全面推進海洋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本次調查發現,96.50%的受訪者認可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其中49.10%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比我預期的好很多”,36.81%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比我預期的好一些”,10.59%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和我預期的一樣好”,僅有3.50%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尚未達到我的預期”。
據有關報道,“十二五”期間,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取得豐碩成果:一是海洋經濟總體實力進一步提升,2015年海洋經濟總量接近6.5萬億元,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9.4%,海洋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穩步上升;二是海洋經濟布局進一步優化,重要涉海功能平臺相繼獲批設立,北部海洋經濟圈、東部海洋經濟圈和南部海洋經濟圈基本形成,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重點領域先行先試取得良好效果,海洋經濟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三是海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一、二、三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5.1:47.7:47.2,調整為2015年的5.1:42.5:52.4,傳統海洋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海洋產業保持較快發展;四是海洋科技創新與應用取得新成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海遙控無人潛水器、3000米水深半潛式鉆井平臺、南極深冰芯鉆探、海水淡化、海洋潮流能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超過50%;五是海洋管理與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海洋災害預警、管轄海域巡航執法、海洋漁業生產安全和海上搜救環境保障服務系統等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六是海洋經濟對外開放不斷拓展,上海、天津、廣東、福建等自由貿易試驗區相繼設立,“一帶一路”建設順利實施,對外貿易和直接投資顯著增長。
海洋經濟發展面臨新問題,公眾期待采取多個舉措來進一步推動海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當前,海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海洋經濟發展取得新進展,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依然存在。具體來看,海洋經濟發展布局有待優化,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壓力加大,部分海洋產業產能過剩,自主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能力有待提高,海洋生態環境承載壓力不斷加大,海洋生態環境退化,陸海協同保護有待加強,海洋災害和安全生產風險日益突出,保障海洋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這些新問題都制約著我國海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本次調查發現,五成以上的受訪者認可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海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需要優先采取四個舉措:61.06%的受訪者認為需要“拓展藍色經濟的空間和布局”,55.90%的受訪者認為需要“繁榮和豐富海洋文化”,54.68%的受訪者認為需要“提高公民的海洋意識”,51.91%的受訪者認為需要“打造強有力的‘海洋政府’”。除此之外,進一步推動海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還有44.26%的受訪者認為需要“創新優化海洋公共服務”,35.37%的受訪者認為需要“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23.09%的受訪者認為需要“深化海洋經濟開放合作”。
根據這一調查結果,結合近期海洋經濟發展的相關研究,為進一步推進我國海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本文提出以下七個方面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