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習近平第一次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以及中央港澳工作協(xié)調小組組長的身份赴香港特區(qū)考察,親身感受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的深刻變化。他指出,實踐已經并將不斷證明,“一國兩制”方針是完全正確的,是有強大生命力的; 廣大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設好香港。
“以基本法為基礎的‘一國兩制’,是一項偉大的制度創(chuàng)新,它既維護了國家統(tǒng)一和領土完整,也充分照顧了香港的特殊情況和港人利益,有力地促進了香港的繁榮穩(wěn)定。”原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譚耀宗說。
回歸二十年,香港同胞的權利和自由得到保障。在維護法治的前提下,香港市民可以就各種議題,包括勞工福利、文物古跡保護、教育改革等,表達意見、闡述立場。
根據基本法,2017年3月26日,林鄭月娥獲得777張有效選票,當選為香港第五任行政長官,經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后成為候任行政長官。這次選舉結果與若干機構的民意調查相吻合,印證了選委會的廣泛代表性,充分反映了香港民意。
2014年12月,習近平在會見來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梁振英時,肯定了香港的法治環(huán)境。他進一步指出,希望香港各界從國家根本利益和香港整體利益出發(fā),廣泛凝聚共識,維護社會安定,推動經濟發(fā)展,珍視法治環(huán)境,確保香港在“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規(guī)定的軌道上穩(wěn)步前進。
二十年探索,二十年實踐,幾經風雨,幾多考驗,共和國版圖上這顆璀璨的東方明珠以其繁榮和穩(wěn)定證明了這一基本國策的正確性和生命力。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鄒至莊表示,香港回歸之前,一些香港人不看好未來的經濟發(fā)展,移民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然而,不久之后,很多人又返回香港。回歸潮證明香港人對“一國兩制”的認同。
東方明珠 續(xù)寫香江傳奇
駐足店鋪林立、人頭攢動的銅鑼灣鬧市,拖著長“辮子”叮叮車與豪華現(xiàn)代的小轎車并駕齊驅;簡陋斑駁的小吃店與排場講究的大商場毗鄰而居;蜿蜒曲折的蛇形隊伍,在烈日下井然有序地等候公共汽車……
這是一個縮影,這個縮影生動地告訴世人:“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是繁榮富足的香港,也是和諧文明的香港;是穿越了歷史煙云的現(xiàn)代都會,也是多種文化交融的中國特區(qū)。
數字是枯燥的,也是最直觀的。得益于“一國兩制”的制度優(yōu)勢和得天獨厚的地緣優(yōu)勢,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20年來,盡管接連遭遇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和國際金融危機等風浪的沖擊,但經濟社會大局始終保持穩(wěn)定。從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由1.37萬億港元增至2.49萬億港元,特區(qū)政府的財政儲備由4575億港元增至9083億港元。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近日發(fā)布了《2017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連續(xù)第二年被評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香港輿論指出,這是“一國兩制”在香港真正落實的明證,港人應保持對香港制度的信心,同時也要居安思危,避免固步自封。
2017年,香港已連續(xù)23年被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對本地企業(yè)實行低稅率且操作簡單的稅制,對許多進口產品免稅,是國際著名的自由港。香港健康的財政狀況、自由的貿易和金融環(huán)境、廉潔的政府、高效的監(jiān)管,都屢受國際評比機構的稱道。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中國當前正處于歷史發(fā)展的最好時期,同時也是香港歷史發(fā)展的最好時期。回歸二十年,香港的魅力折服了許多悲觀論者和懷疑論者。傾聽歷史跫音,回首來時歷程,我們腳步堅定,充滿自信。展望未來,我們對香港的明天充滿信心,對祖國的前程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