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城市骨架
重大項目從中心向外延伸布局
琶洲和珠江新城的交通項目進入施工前準備。今年2月,廣州市住建委宣布,前述兩區域將開建兩條通道,分別是車陂路—新滘東路隧道,馬場路—海洲路隧道。這意味著,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珠江新城、國際金融城三者的“黃金三角”間形成直線聯系。
兩周后,廣州與銀河金控、中證報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在國際金融城分別建設中證報價南方總部,建設報價系統私募股權市場和大宗大眾商品市場,以及一個創投基地。
中證報價是中國證監會主管的全國性資本市場“兩所、兩系統”之一(兩所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兩系統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中證報價系統)。有專家指出,我國金融業將形成北上廣深四足鼎立的格局。
今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謀劃建設以國際金融城—黃埔臨港經濟區為核心的第二中央商務區。伴隨著第二中央商務區的加快建設,城市的布局往東延伸,橫向骨架進一步拉開。
地鐵13號線將在年底通車,屆時從增城新塘出發,1小時內可達廣州市中心。不久,位于增城的廣州東部交通樞紐將匯集廣深鐵路、廣汕鐵路、穗莞深城際、新白廣城際、地鐵13號線和16號線等于一體,并建成增城第一高樓地標城市綜合體——凱達爾國際廣場。“這里的定位是進出廣州的東部門戶,未來將要輻射周邊300萬人口。”增城區交通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黃埔大道以東往深圳方向,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中新知識城、增城區掀起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熱潮。創新名企百濟神州、全球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集團,世界500強企業CE、富士康,美國500強康寧等重大項目沿著交通線網向東延伸而紛紛向東進發。
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讓東西兩端連接性加強,地鐵東西軸線將超過72公里,而從白云機場到廣州港,則意味著打開城市南北縱向空間,廣州向海洋縱深的同時提升了輻射帶動能力。
去年底,廣州地鐵7號線一期開通。這條位于番禺地鐵線一端連接南中國的重要交通樞紐、目前亞洲最大的高鐵站廣州南站;另一端是全省科教和創新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廣州大學城,聚集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12所高校、20多萬師生以及一大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重點學科。
廣州南站和大學城,7號線的兩大始發終點站與周邊城市悄然發生聯系。珠三角知名企業把南站作為對外推廣的重要節點,其中不乏歐派櫥柜、索菲亞、OPPO、vivo、尚品宅配等全國性品牌。繼巨頭思科后,中國華電和華工廣州國際校區兩大項目也鎖定大學城和國際創新城,伴隨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至順德北滘,大學城打開了與佛山聯系的新接口。
在廣州大學城衛星城在佛山順德區啟動建設的會場,順德區有關負責人引用“星期六工程師”的故事揭開廣佛同城2.0的序幕——以創新集聚、知識流動為紐帶,共同參與全球要素配置、產業分工和競爭。
“過去廣州的人才是踩著單車來,將來他們則是坐著地鐵到達。”該負責人說。
超級城市 創新走廊
珠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的新想象
東莞麻涌,一批批寶馬、奔馳、奧迪、豐田等品牌小汽車,通過世界各大滾裝船公司運輸至此。
借力廣州港資源落地,麻涌鎮成為“中國糧油物流加工第一鎮”“華南汽車物流配送中心”和造紙基地。“這里已經發展為全國第三大整車進出口口岸。”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益波興奮地表示。
麻涌的快速發展正是廣州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的有力回響。今年5月,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完善區域協調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這為廣州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注入更為深刻的內涵。
6月下旬,第十九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在穗啟動,從本屆開始,論壇將上演“雙城記”,輪流在廣深舉辦,兩地風投資源的互動日益密切。
沿著廣深創新走廊加快布局,企業的嗅覺更為敏銳。
騰訊總部坐落深圳,最重要的業務模塊微信總部則位于廣州;寶能集團起步于深圳,先在廣州投資前海人壽醫院,后又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總部。早在深圳落戶的富士康,今年又投入巨資布局廣州顯示器產業園。“以前立足在深圳發展,現在也將在廣州扎根。”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接受采訪時回應道。
“深圳缺空間,廣州有空間;深圳需要一流教育,廣州有一流大學。”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澤望認為,廣深同處于高度互補的城市群內,其互相依存的意味遠遠超過競爭。廣州、深圳兩地將形成中國最具活力的創新產業帶。
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鄧江年看來,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格局顯現,帶來人才、科技、資本集聚,促進項目和產業的大發展。一方面,中心城市的功能強化,使得包括年輕人口等高端要素向其集聚;另一方面,樞紐網絡大大提高城市間的連通性,信息流、資金流、人流等資源加快向周邊輻射、擴散。
現在,思科智慧城、亞信數據、國新基金等創新型項目在珠三角西岸產業腹地激起先進制造業的共鳴。廣州大學城衛星城的啟動建設,標志著廣州輻射能力進一步對外強化。廣州這個華南創新的“最強大腦”,與佛山這個華南制造的“最強工匠”試圖碰撞出超級城市的新“火花”。
佛山地鐵建設快馬加鞭,未來5年內,佛山地鐵1號線等7條線路及廣州7號線西延段將陸續建成運營。佛山的地鐵中長期規劃,指向的重要方向便是與廣州無縫銜接。而廣州時速最快的地鐵線——18號線將成為一條兼具“市域”和“城際”功能的快速軌道線,未來有望向南北延長,北面延向廣州白云機場,南面將延向中山。
大城市群的發展思路越發明顯,城市之間單槍匹馬作戰的觀念正在被打破。“創新走廊”和“超級超市”讓廣州的樞紐網絡支撐起珠三角城市群加快一體化與產業全球化的進程。“珠三角城市圈將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地區,這里擁有完備的制造業產業鏈,高校云集、交通便利,并且能廣攬全球人才。”香港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榮譽教授肖耿表示。
今年廣州“兩會”上,有委員提出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不僅是佛山,中山、東莞同樣渴望與廣州同城,現在連清遠、韶關、肇慶等地都提出要聯合廣州。兩周前,廣州市政協代表團在東莞召開樞紐服務功能為主題的對接交流會。“東莞是我們的首站,下一步是清遠和佛山。”廣州市政協主席劉悅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