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世界經濟半年看之一:世界經濟持續在改善 基礎仍欠牢
新華社記者俞懋峰
2017年上半年,世界經濟繼續改善。發達經濟體總體復蘇平穩,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經濟普遍回暖;新興經濟體中,中國和印度繼續引領增長。但全球復蘇并不平衡,結構性強勁增長仍未出現,依然面臨不少風險和不確定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份將今年全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至3.5%。在剛剛提交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的最新報告中,IMF維持了4月份的整體判斷。
發達經濟體同步回暖
上半年,在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美國、歐元區及日本經濟同步回暖。
美國在發達經濟體中較早步入復蘇軌道,盡管增速仍差強人意。目前,美國勞動力市場接近充分就業狀態,占美國經濟比重約七成的個人消費開支增長強勁。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今年一季度按年率計算增長1.4%,高于此前預計的1.2%。市場預計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將高于首季。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要把美國經濟增速提高至3%,但其主張的減稅、基建、放松監管等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至今未能落實。IMF日前表示,鑒于特朗普政府的財政刺激政策不明朗,決定將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都下調至2.1%,分別低于4月份預測的2.3%和2.5%。
歐元區經濟增長勢頭雖弱于美國,但增速已恢復到全球金融危機前水平,為近10年來最佳表現。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增長0.6%,同比增長1.9%。除希臘外,歐元區成員國均已連續三個季度保持經濟正增長。德國仍是歐元區經濟增長最主要引擎。
日本經歷了2006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擴張。據日本政府統計,今年一季度日本經濟按年率計算增長2.2%,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不過,日本仍未徹底擺脫滯漲陰影,缺乏持續增長基礎。政府債務高企、勞動力短缺、消費低迷等因素將給日本經濟帶來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