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宏觀大勢 > 正文

以綠色制造布局可持續工業化

——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成立,將探索“綠色制造+互聯網”融合模式

綠色制造不僅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也不僅是重工業或重污染企業需要關心的問題,而是所有制造企業都需要肩負的責任和擔當。在環境污染和資源緊張的制約條件下,我國必須踐行制造大國綠色發展責任,加快制造業綠色發展,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工業領域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開拓一條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成立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中國綠色制造聯盟委員會指導主任辛國斌表示,推動綠色制造,一方面要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化的改造進程,改變高度依賴資源消耗和低成本要素投入的傳統增長模式,加快實現生產過程的清潔化、高效化,建立投入低、消耗少、產出高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另一方面,要積極培育綠色水平更高的新興產業,大幅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綠色發展的短板,以工業的綠色發展推動全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綠色提升。

“為此,我們要研發研制推廣運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新材料,大力推動企業綠色技術改造。”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中國綠色制造聯盟名譽理事長李毅中表示,實施綠色制造,要組織好行業的共性技術攻關,提供社會公共服務。

綠色制造不只是節能減排

“綠色制造不僅是單純的節能減排,也不僅是重工業或重污染企業需要關心的問題,而是一個具有更深含義和更廣范疇的概念。”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中國綠色制造聯盟理事長楊元慶說。

從橫向看,綠色制造涉及各行各業,鋼鐵、有色、化工、建材、造紙、印染等傳統制造業要進行綠色化改造,新興產業則更要實現高起點綠色制造,每一家制造企業都肩負著相同的綠色責任和使命。從縱向看,綠色制造貫穿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綠色設計、綠色生產、綠色運行、綠色回收、綠色再生、應用綠色能源、使用綠色包裝、實施綠色營銷、開展綠色貿易等豐富的內容。

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所長、中國綠色制造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陳立輝認為,綠色制造作為一個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聚焦綠色主題,要求通過開展技術創新及系統優化,將綠色設計、綠色技術和工藝綠色生產、綠色包裝、綠色處理、綠色供應鏈、綠色管理等貫穿于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實現環境影響最小,資源能源利用率最高,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程。

據辛國斌介紹,2016年,我國能源消耗總量已達43.6億噸標煤,其中工業能源消費占全國總量的比例接近70%。面對國際綠色發展趨勢和國內資源環境制約,必須踐行制造大國綠色發展責任,加快我國制造業綠色發展,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減少工業領域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開拓一條面向未來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

“綠色制造對中國推進包容可持續工業化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黃群慧表示,傳統工業化戰略與包容性工業化戰略的本質區別在于采取什么樣的技術創新。從環境的可持續角度來看,清潔能源技術、綠色制造技術等環境友好型的技術推廣無疑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也是推進綠色制造戰略落地的關鍵所在。

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并重

“有些人認為做環保吃力不討好,是賠本賺吆喝。對此,一方面需要國家完善制度設計,不讓一些企業只顧自己發展,惡意透支外部環境成本;另一方面,要認識到通過推廣使用綠色技術、工藝、設備、材料,企業能夠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提升品牌附加值。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青睞綠色產品,更愿意為綠色創新買單。”楊元慶說。

據介紹,聯想年初發布了獨創的低溫錫膏制造工藝,不僅減少了35%的碳排放量,還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從而創造了更好的效益。聯想將從2018年開始向全行業免費推廣該技術。

陜鼓集團董事長、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印建安也表示,綠色制造幫助企業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雙豐收。該企業不僅實現了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單位能耗,其自主創新開發的能量回收機組還實現了能效大幅提升,受到市場廣泛歡迎。

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主任鄭紅透露說,將分批次遴選綠色制造能力強、國際化程度高、產品覆蓋面廣、行業帶動性強的國內外龍頭企業,助力推廣資源能源利用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探索形式可推廣、可復制的綠色制造最佳實踐。

打造綠色制造產業生態

“要銳意創新發展機制和模式,促進跨界互動,共同打造綠色制造產業生態。”辛國斌表示,綠色制造涉及的領域廣、行業多,發展水平差異化顯著,資源分散程度高,制約了我國綠色制造的集聚發展,聯盟要致力于促進各行業各領域各主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打破壁壘和孤島,探索“綠色制造+互聯網”等新模式,共建綠色制造的大系統、大生態。

中國綠色制造聯盟主辦的綠色制造公共服務平臺也在成立大會上正式上線。陳立輝表示,該服務平臺圍繞“標準—產品—工廠—企業—園區—供應鏈—消費”全體系進行架構設計,搭載了政府服務、企業需求、產融對接、案例展示、數據基礎搭建等功能,是典型的“綠色制造+互聯網”融合模式。聯盟還將著力打造綠色制造理念傳播平臺、綠色制造診斷服務平臺等,為大中小制造及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新的服務。

黃群慧表示,促進我國綠色產品質量升級,需要對現行標準進行全面清查和評價,按照綠色可持續原則,對原有標準進行補充、修訂,加快推進新技術新產品的標準制定。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副院長、中國綠色制造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單忠德指出,綠色制造既是發展理念,更是發展行動,需要實實在在的技術研發、平臺建設、標準制定等。要利用好全球資源,舉辦綠色制造國際交流活動,引進綠色制造技術標準,開展綠色制造技術及裝備聯合開發。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