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全球觀察 > 正文

走向未知的英國脫歐進程

7月17-20日,英國與歐盟之間的脫歐協議第二輪談判如期在布魯塞爾舉行。從結果看是一次預料之中的不歡而散,雙方在公民權利、英國對歐財政義務和未來英國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關系等關鍵議題上均未有積極進展。從雙方在具體問題背后的考慮看,內部都有本難念的經,造成了結構性矛盾難解的困局。

三重挑戰使英態度游移

6月初舉行的提前大選打亂了特雷莎·梅政府本就猶豫不決的脫歐部署。梅本人及其幕僚此前主張“壯士斷腕”計劃,即放棄進入歐洲單一市場便利以收回管控歐盟移民權力,因大選中保守黨議席不增反降、工黨意外崛起而受更大掣肘。保守黨內部以財政大臣哈蒙德為代表的“軟脫歐派”主張經貿利益優先;執政伙伴北愛爾蘭民族統一黨考慮北愛爾蘭和愛爾蘭邊境交往問題,亦不支持“硬脫歐”計劃;蘇格蘭民族黨則認為若中央政府的脫歐規劃損及蘇格蘭利益,則在脫歐后發動第二次蘇格蘭獨立公投。這些使梅政府遭遇了穩固政權、維護統一和順利脫歐三重挑戰,三大挑戰本身又盤根錯節,難以同時妥善處理。

本屆議會保守黨議席不過半,組成了二戰以來罕見的“懸浮議會”。若其失去執政兩大基本盤——工商業精英和疑歐原教旨主義者的任一支持,就可能喪失執政合法性。當前,兩派矛盾顯而易見:工商業尤其金融業看重歐洲單一市場的經濟效益,從歐盟一貫主張看,脫歐后英若要保留相應權益,須仿效挪威向歐盟盡一個“歐洲經濟區”成員的義務,包括人員流動和財政義務。遺歐派則認為,收回移民管控主權并從財政義務中解脫,是民眾選擇脫歐最重要的理由。英國的經貿損失既是權力回歸的成本,也可以由加深與全球其他國家與地區的經貿關系來補償。英國的政治邏輯中,尊重公投結果即尊重多數人的選擇,也是執政合法性的來源。因此梅將實現疑歐派訴求的脫歐計劃視作必由之義。但自接替卡梅倫以來卻在國內外屢屢受挫,未來是堅持既有原則說服工商界,還是在談判同時勾勒出各方妥協的框架,其中利害判定與路徑選擇仍難以定奪。

歐盟核心訴求乃維護團結

防止脫歐被仿效,成為當前歐盟在談判中最關鍵的訴求。因此,歐盟在談判中目的有三。

一是防止“單過會更好”。在單一市場上,歐盟政要一致表示,商品、服務、人員、資本四大流動不可分割,英國不得像點菜那樣自由選擇,要么吃套餐要么沒的吃。歐盟之所以要強買強賣,即是要讓英國在經濟損失與脫歐達不成既得目的中二選一。財政安排上,歐盟主張英國要負擔既定脫歐日期前的應付財政預算,估算可達600億-1000億歐元。巴尼耶同時強調,負擔財政責任是英歐構建未來關系的前提,并表示不愿負擔既有承諾的英國將是個沒有信用的國家。雖然歐盟反復強調財政問題并非懲罰手段,但不讓英國拍拍屁股就走的意味卻不言自明。在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問題上,英國幻想與該組織藕斷絲連,保持既有業務往來,以其核應用實力引導歐洲大陸的相關合作,歐盟則堅持將英國踢出并收回在英國的核資產,不給其在核能合作上留任何抓手。在公民權益上,雙方均在力爭脫歐后自己公民在對方土地上的流動與福利權益,若歐盟有所退縮,則既讓波蘭等在英公民眾多的國家寒心,又使自身保護公民權益的能力被社會質疑,可能引發對歐盟機構的新信任危機,使一體化成果的維護面臨困難,向前推進則更是困難重重。

二是“殺雞給猴看”。目前,歐盟各國在移民、經濟、對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上形成南北歐、東西歐間的立場分野,英國脫歐則是讓各國在歐盟發展上加強團結的重要問題。在歐盟有意反思一體化進程、嘗試多速歐洲模式、推動財政與防務一體化合作、法德領導軸心重現活力的當下,對于南歐和中東歐與布魯塞爾之間的利益分歧,歐盟既有意愿也有手段向不聽話的國家展示離心離德的下場,促使成員國進一步靠向其規劃的發展軌道。

三是獎賞忠心國家。各成員國均摩拳擦掌準備接收英國的歐盟遺產,如法蘭克福和巴黎競相吸引倫敦金融機構入駐,荷蘭與西班牙競相爭取歐洲醫藥管理局遷至本國。而歐盟也樂得以瓜分英國作為調動成員國積極性的抓手,歐委會發出通訊文件表示要將倫敦的歐元清算業務吸引到大陸,謀劃歐盟機構的搬遷進程。而這些變化不僅會給相關國家帶來紅利,也將調動起對英強硬的積極性。

脫歐進程滑向無序困境

從談判背后的考慮可看出,英歐均將談判看作自保和圖強手段,因此在具體問題上仍舊將堅持自己的原則。目前,主動權正在向歐盟傾斜。經濟上,英近半貿易依賴歐盟,而歐盟作為體量是英國五倍以上的經濟體,即使是無協議脫歐,經濟后果尚可承受,因此英國比歐盟更急于盡快敲定經貿安排,回避經濟損失則非歐盟談判上的優先考慮。安全上,歐盟已然作好軍事硬實力和對外行動能力劇減的思想準備,并謀求通過構筑防務共同體來自強,及在北約框架下與英國進行安全合作。時間上,英國遲遲難以作出內外都能接受的安排,歐盟則作好最壞打算,并要求英國作出“積極行動”,才容許雙邊關系安排進行談判,因此按時達成能送交雙方立法機構審核的協議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愈加困難。

[責任編輯:張迪]
標簽: 英國   脫歐   特蕾莎·梅   歐盟   布魯塞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