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治理要聞> 正文

對15個副省級城市治理能力的測評及排名

通過應用修正后的中國地方治理能力評價體系,結合相關的公開統計數據,對15個副省級城市的保障能力、調控能力、財政能力、參與能力分別進行了測算,并在此基礎上計算了15個副省級城市的治理能力。根據各副省級城市治理能力的總體得分、分項得分,提出了其今后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的對策。

理論模型:中國地方治理能力評價體系。

核心指標:保障能力、調控能力、財政能力、參與能力

測評范圍:15個副省級城市。

測評方法:主觀賦權法、功效函數轉換法。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6》,15個副省級城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5個副省級城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

主要發現

·杭州、深圳、濟南3個副省級城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列前三。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這3個副省級城市均具有較高的保障能力和財政能力。為此,進一步總結這3個副省級城市在優化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典型經驗,以及提高財政能力方面的有效做法,對其他12個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沈陽、大連、長春3個副省級城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在末三位。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和3個副省級城市均具有較低的調控能力、財政能力排名有關。為此,進一步探索提高這3個副省級城市調控能力和財政能力的改革創新實踐舉措,是這3個副省級城市今后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的重點。

測評結果

圖像 8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高效、成熟、定型的高水平國家治理體系有利于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國家治理能力的不斷提高,也有助于充實和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對治理能力進行深入研究、科學評估,能夠為完善治理體系提供有益參照,同時也是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智力支撐。

當前,測度中國縣市治理現狀,發現縣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對于了解和提升中國縣域地區治理能力,以及推進整個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這也是我們在過去一段時期內堅持對縣市治理能力展開測評的主要初衷。同時,處于省(直轄市、自治區)和縣市之間的地市(直轄市的市轄區)一級,在區域經濟調控、要素資源配置、產業結構調整、城鄉發展統籌等方面有著異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對其治理能力的研究和評價同樣意義重大。

實施改革開放后,為了更好地發揮重要城市在經濟社會改革發展中的引領作用,上世紀90年代,我國在部分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基礎上,設立了15個行政級別相當于副省級管轄權的城市(最初為16個,其中的重慶市于1997年被升格為直轄市)。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15個副省級城市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用外資額等均保持著較快的增長,對周邊城市產生了較大的示范帶動效應,對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隨著改革的日益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而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中國經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繼而促進中國發展新舊動力的順利轉換,在當前比任何時候都顯得迫切而緊要。在這樣的特殊背景下,推進這些在發展階段、發展模式等方面都極具代表性的副省級城市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現代化,無論從全國層面來看,還是從區域的視角來審視,其重要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對這些同等“量級”的城市治理能力進行測評具有更強的可比性。

人民論壇測評中心以調整后的中國地方治理能力評價體系為理論模型,并結合各副省級城市的實際進行了進一步修正。以此為基礎,應用《中國城市統計年鑒2016》、15個副省級城市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5個副省級城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等提供的公開統計數據,對15個副省級城市的治理能力進行了測評、排名、比較和進一步分析。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系統性的研究,對各城市的主要做法、有效經驗進行探索,并為促進各城市治理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提供參考和借鑒。

上一頁 1 234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省級   能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