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 董希淼
去杠桿,從本質上來說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經濟金融生態,其關鍵是要優化杠桿結構,提升杠桿質量。一方面,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通過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式,繼續對重點行業推進債務重組,優化企業債務結構;另一方面,要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獲取資金,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融資成本。同時,應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提供包括債權、股權等多種形式的融資,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今年以來,我國企業去杠桿取得積極進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國企肩負著經濟增長、職工安置等重任,去杠桿過程中出現政府部門干預或地方保護主義。國企去杠桿如果缺乏有效手段,可能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下一步,應在控制總杠桿率的前提下,把降低國有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其中,市場化債轉股和兼并重組應成為重點攻堅方向。市場化債轉股未來應擴大到更多負債率較高、產品有市場、有競爭能力的實體經濟行業和企業。兼并重組是國企去杠桿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提高國企的資源整合和使用效率,進而降低企業杠桿。由于國企的高杠桿率和產能過剩問題經常同時出現、相互交織,推進國企兼并重組還應與去產能工作有效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