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人民智庫> 正文

公眾對東中西部發展與民生狀況評價調查(2)

發現三: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生活環境,東、中部地區空氣質量滿意度最低,西部地區居住環境滿意度總體最高

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老百姓從過去的“盼溫飽”到現在“盼環保”,從過去的“求生存”到現在“求生態”,人們對于發展與民生的認知水平正在不斷提升。我們在調查中,從綠化面積、飲水質量、垃圾處理、空氣質量和噪音治理五個方面入手,讓受訪公眾對日常生活環境的質量予以評價,并按照“非常不滿意”“不太滿意”“一般”“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五級得分量表打分。

圖像 22

調查結果顯示:東、中、西部地區的受訪公眾給出的日常生活居住環境的質量評價總體得分分別為3.48、3.37、3.56,得分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按照得分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西部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日常生活居住環境質量的評價較其他地區更為滿意,東部地區次之,中部地區受訪公眾的滿意度要相對最低。

事實上,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積累下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正日益顯現,進入高發頻發階段:全國江河水系、地下水污染和飲用水安全問題不容忽視,有的地區重金屬、土壤污染比較嚴重,全國頻繁出現大范圍長時間的霧霾污染天氣,等等。有專家認為,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清潔的水資源、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各方面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

不同地區的公眾對日常生活環境質量的感知不盡相同,其中,最為明顯的差異體現在各地區受訪公眾對于“空氣質量”的評價上,西部地區受訪公眾對當地的生活質量滿意度相對最高。調查結果顯示:第一,東部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日常生活居住環境中的“綠化面積”相對最滿意,得分為3.62,打分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而受訪公眾對“空氣質量”的滿意度打分最低,得分為3.38。第二,中部地區的受訪公眾也對日常生活居住環境中的“綠化面積”相對最滿意,得分為3.47,得分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對“空氣質量”最不滿意,得分為3.31。第三,西部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日常生活居住環境中的“空氣質量”評價的滿意度打分最高,為3.61,也是三個地區中“空氣質量”滿意度得分最高的地區;此外,公眾對“綠化面積”“飲水質量”“垃圾處理”和“噪音質量”四個方面的滿意度打分也相對較高,普遍高于東、中部地區相應的評價。

與東、中部相比,一方面,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但另一方面也恰巧反映了一個現實,即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生活居住環境的制約效應。專家指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系。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體現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的科學把握。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才是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消除黨和人民“心頭之患”的必然要求,亦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現四:義務教育質量不斷改善,東、中部地區側重義務教育設置的整體結構布局,但兼顧公平較弱;西部地區更注重均衡公平,但整體水平相對較低

現代意義的民生,不僅是指人們對物質條件的需求,更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上升到對教育、就業、養老、醫療、住房等各方面的要求。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建設工程之一。有專家表明,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義務教育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基礎,對學生價值觀形成、學習能力提升、自身發展,對國家長遠發展、對千百萬個家庭的幸福產生重要的影響。

圖像 23

因此,我們從就近入學的學校數量布局、農民工子女均等入學機會、政府治理擇校問題的成效、政府治理教育亂收費的成效、政府在縮小校際之間差異的努力等五個方面入手,調查公眾對本地區義務教育質量如何評價,按照“非常不滿意”“不太滿意”“一般”“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的五級得分量表讓公眾對其進行打分。

調查結果顯示:東、中、西部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本地區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的整體滿意度打分分別為3.59、3.51、3.61,得分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按照得分結果,我們可以看出西部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本地區義務教育質量的滿意度評價較其他地區更為滿意,東部地區次之,中部地區受訪公眾的滿意度要相對最低。

從不同經濟帶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所在地區義務教育質量的滿意度評價分別來看:第一,東部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本地區可滿足就近入學的數量布局”的滿意度評價打分相對最高,得分為3.66,打分介于“一般”與“比較滿意”之間,且更接近“比較滿意”;對“本地區農民工子女獲得均等入學機會的情況”的滿意度評價打分相對最低,打分為3.56。由此可見,東部地區在義務教育提升的過程中,較為側重義務教育設置的整體結構布局,而其在兼顧公平方面的表現則相對較弱。第二,中部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本地區可滿足就近入學學校的數量布局”的滿意度評價打分也相對其他選項得分較高,得分為3.55,對“本地區農民工子女獲得均等入學機會的情況”和“本地區政府在縮小校際之間差異方面所做的努力”的滿意度打分均為3.49,相對最低。中部地區在義務教育上呈現的主要特點與東部地區趨同。第三,西部地區的受訪公眾對“本地區政府在縮小校際之間差異方面所做的努力”的滿意度評價相對較高,得分為3.64,對“本地區可滿足就近入學的數量布局”的滿意度評價相對最低,得分為3.49。

在2016年6月15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義務教育學校動態調整機制,優化學校布局,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提升農村教師隊伍總體水平,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縮小城鄉差距、校際差距。調查結果正體現了西部地區在義務教育方面完全不同于東、中部地區的側重點,相較之下,在整體教育水平并不占優勢的情況下,西部地區更加側重于義務教育的公平性,因此在著力補齊義務教育這一民生短板上獲得了更高的評價。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民生   公眾   狀況   評價   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