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治理基層“微腐敗”的新會探索

核心提示: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立足農村基層新情況新形勢,借鑒各地治理“微腐敗”實踐經驗,從構建工作機制、壓實“兩個責任”、強化巡察派駐監督、加強思想制度建設、推動監督執紀問責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等方面,進一步擴大探索領域和范圍,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新會特色的“協同聯動、責任壓實、監督覆蓋、標本兼治”的基層“微腐敗”治理模式。

【摘要】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立足農村基層新情況新形勢,借鑒各地治理“微腐敗”實踐經驗,從構建工作機制、壓實“兩個責任”、強化巡察派駐監督、加強思想制度建設、推動監督執紀問責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等方面,進一步擴大探索領域和范圍,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新會特色的“協同聯動、責任壓實、監督覆蓋、標本兼治”的基層“微腐敗”治理模式。

【關鍵詞】基層“微腐敗”  新會區  標本兼治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深刻指出:“‘微腐敗’也可能成為‘大禍害’,它損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揮霍的是基層群眾對黨的信任。”治理“微腐敗”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必然要求,也是進一步凈化基層政治生態、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

新會區農村地域廣闊,農村基層從嚴治黨的成效直接影響著新會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近年來,新會區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廣東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江門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狠抓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探索“微腐敗”治理模式,經歷了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集中查辦農村違紀違法行為和推進巡察派駐監督向基層延伸覆蓋三個階段,取得較好成效,獲得省紀委和省委巡視組充分肯定。新會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和農村違紀違法行為查辦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新會區治理基層 “微腐敗”的特色實踐

強化政治擔當,構建治理“微腐敗”協同工作機制。近年來,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案件易發多發,2012—2016年新會區查處鎮、村兩級黨員干部違紀案件156宗,約占立案總數的32%。2016年,查處違紀黨員干部149人,其中農村基層黨員干部102人,占比約68%,基層“微腐敗”問題不容小覷。新會區委站在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的高度,立足基層實際,構建起區委領導下,部門各司其職、協同聯動的基層“微腐敗”治理工作機制。區委統籌協調區紀委、組織部、政法委等多個部門單位協同推進,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有效維護農村社會大局穩定。例如,區紀委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基層違紀違法行為集中查辦專項行動,加大對基層干部“微腐敗”的懲治力度,期間共排查線索711條,黨政紀立案133件,有效凈化了農村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區政法系統開展“除惡打霸”專項行動,加大對“村霸”、宗族惡勢力和黑惡勢力的整治,嚴肅查處各種充當“保護傘”的行為和個人。2017年,偵破的一起村霸涉黑案件,抓獲30多人,逮捕14人,有效改善了基層治安環境;區工商、質監、經信、農業等部門開展維護農村市場秩序等聯合執法行動,農村生產經營秩序持續規范,市場活力進一步迸發,2017年1—7月,全區農村市場主體新增2546戶,同比增長21%。

強化“兩個責任”,壓實“小微權力”監管職責。新會區委始終牽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倒逼各鎮街和區直部門黨委(黨組)、紀委(紀檢組)落實對“小微權力”的監督管理職責。一是以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納入鎮級黨政領導班子和區直黨政機關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對鎮街黨(工)委和區直機關黨委(黨組)開展量化考評,重點考核領導干部落實“一崗雙責”情況,特別是對“小微權力”的監管成效,實行發生重大案件“一票否決”。二是以通報倒逼責任落實。由基層鎮街黨(工)委和區直機關黨委(黨組),針對本單位“小微權力”崗位人員,制定談話提醒工作方案,對黨員干部執行“六大紀律”、履行“兩個責任”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采取談話提醒教育,定期通報責任落實不到位的人員,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漸成常態。三是以換屆倒逼責任落實。結合鎮村換屆風氣專項巡察,開展“微腐敗”集中治理,為換屆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換屆前,區紀委領導班子成員分頭深入鎮村一線開展調研督導,嚴明換屆紀律,強化警示教育,切實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換屆期間,全區紀檢監察系統積極排查農村基層違紀違法行為,有效維護了良好的換屆選舉秩序,沒有發生因組織不嚴密而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和有效投訴。

強化“兩個監督”,“零容忍”懲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新會區高度重視派駐和巡察監督作用,將推進“兩個監督”全覆蓋作為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監督和治理基層“微腐敗”的重要舉措。新會區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派駐、巡察“兩個全覆蓋”,著力整治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行為。區紀委也提出,要充分發揮派駐“探頭”作用和巡察“利劍”作用,實現黨內監督無死角全覆蓋。一方面,組建“9個綜合+1個單獨”全覆蓋的派駐紀檢組。緊盯群眾反映強烈的“微腐敗”問題,對全區102個副科級以上黨政部門開展綜合監督,對占全區公務員總數30%的公安分局開展單獨派駐監督。另一方面,組建“一辦三組”巡察機構。在江門市率先成立“1個巡察辦+3個巡察組”正科級工作機構,編制巡察工作制度匯編并完成兩輪巡察,得到省委巡視組充分肯定。特別是采用“一托二”方式,在巡察一個鎮級黨委的同時,巡察該鎮一個村級黨組織,將巡察監督延伸覆蓋到基層一線,有效發現了一些基層黨組織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程建設、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突出問題,成功斬斷了一批“小微權力”的腐敗鏈條,發揮了顯著的震懾作用。

強化長效建設,扎實推進“微腐敗”標本兼治。新會區堅持標本兼治,探索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不斷推進基層“微腐敗”治理長效化。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建設,著力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以“守紀律、講規矩、作表率”為主題的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舉辦領導干部黨紀政紀法紀教育專題報告會,組織全區基層黨員干部開展警示教育和廉潔從政教育,持續推進廉政文化建設,不斷提升廉政思想建設實效。二是探索“小微權力”監管制度,構建治理群眾身邊“微腐敗”的長效機制。比如,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機制建設,建立以“一機構、兩平臺、三中心、四機制”為核心的運作模式,健全農村黨務、村務、財務等各項管理制度,實行村賬鎮管、組賬鎮管,力促集體資金公開化、資產管理規范化、資源配置市場化、監督手段多元化;探索編制“小微權力”清單,完善各項公共事務公開制度,加強審計監督,使“小微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三是加強民主法治建設,讓村民自治和群眾監督真正落到實處。加強民主法治教育,引導村民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有效激發村民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各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結合新會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工作,探索評選“名譽村長”,在發動鄉賢助推發展的同時,引導其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村務監督。

新會區基層“微腐敗”治理面臨新形勢

當前,隨著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提速,新會區基層“微腐敗”治理面臨三大問題疊加的新形勢。

基層雁過拔毛式“微腐敗”仍有發生。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虛報冒領專項資金,弄虛作假式“拔毛”;違規處置集體資金,順手牽羊式“拔毛”;克扣盤剝群眾錢財,巧立名目式“拔毛”。雁過拔毛式“微腐敗”案件,雖然違紀者職位低、涉案數額小,但社會危害大,直接損害群眾利益,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三難”問題。當前,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舊機制與新形勢不適應、新規定與老辦法相矛盾、歷史問題堆積糾纏等方面,主要表現為:一是違法情況監管難,二是違規問題處置難,三是歷史遺留問題解決難。

農村“小微權力”監督仍有短板。一是村民選舉制度存在漏洞,個別“兩委”班子成“家天下”;二是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有所弱化,有的基層組織黨內監督成“紙老虎”;三是宗族勢力侵蝕基層政權,少數農村集體“三資”成“自家菜”;四是極少數地方村民自治遭受暴力破壞,村內百姓成“砧板肉”。

多措并舉治理基層“微腐敗”

面對基層“微腐敗”治理新形勢,新會區委將立足實際,結合現有經驗做法,加強思想、組織、制度建設,突出嚴抓農村基層“小微權力”監管,多措并舉進一步治理基層“微腐敗”。

建強村級“兩委”班子,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把選優配強村級“兩委”班子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抓嚴抓實。重點抓好農村“兩委”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不斷提升村干部的業務能力和素質修養,持續增強“兩委”班子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同時,實施村級“兩委”班子實績考核機制,并將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制度延伸到村級,推動考評工作常態化、規范化,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完善基層治理機制,抓好“三資”規范管理制度建設。進一步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作用,完善村務公開制度,暢通群眾監督渠道,實現對村集體和“兩委”干部“小微權力”的“零距離”監督,提高監督實效。繼續深入推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切實抓好委托第三方審計、農村財務實時聯網等制度落實。完善“三資”管理工作機構,運用網絡化、信息化手段,提高“三資”規范管理水平。對于“三資”管理歷史遺留問題,按照“尊重歷史、照顧現實、著眼未來”的原則,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逐步解決;對于用調解方法難以化解的問題,引導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進一步提升農村基層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發揮黨內監督作用,抓好農村“小微權力”監管。進一步壓實各級基層黨委的主體責任和基層紀檢部門的監督責任,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確保農村“小微權力”監管到位。完善信訪舉報受理平臺,健全投訴舉報機制,加大對“村霸”、宗族惡勢力和黑惡勢力的整治力度,嚴肅查處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行為。強化農村“兩委”干部腐敗案件剖析和警示教育,加大曝光力度,用身邊案教育身邊人,切實增強教育針對性,形成持續震懾。

堅持問責與容錯相結合,抓好干事創業氛圍營造。發揮好問責“利器”作用,劍指基層“微腐敗”問題,以問責壓實責任。按照“兩個尊重”“三個區分”要求,建立和完善容錯機制,不讓清廉干事、勇于擔當的干部流汗又流淚。加大容錯機制宣傳力度,營造一個寬容、和諧的干事創業環境,不斷激發改革創新者的工作積極性,鼓勵敢試、敢闖、敢擔當者創新有為。

責編/潘麗莉  趙橙涔(見習)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