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擺到重要地位和工作日程,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論斷,提出必須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樹立“大健康”理念,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
浙江是習近平同志工作過的地方,他對浙江的衛生與健康事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積累了生動的實踐經驗,形成了豐富的先進理念。
深入學習、提煉、研究、踐行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形成的大健康思想,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學習貫徹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高水平建設“健康浙江”目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在浙江的生動實踐,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深刻認識習近平同志大健康思想形成的背景
自2002年10月到2007年3月,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6個年頭。他一到浙江就十分關心衛生與健康事業,進行專題調研和決策部署,推動浙江的衛生與健康事業“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發表了一系列關于大衛生大健康的重要論述,初步形成了完整系統科學的大健康思想。
習近平同志大健康思想的產生有著深刻的背景:
一是浙江發展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政府治理需要新思維,需要把大健康納入“八八戰略”的頂層設計。
二是在踐行“兩山”重要思想和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實踐中,為大健康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和經濟基礎。
三是面對前所未有的抗擊“非典”的斗爭,促成加快構建“防控結合”的大健康體系。
四是人民群眾就醫看病遇到一些新問題,對深化以大健康為中心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五是浙江有較好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基礎,有條件在建設大健康方面走到全國前列。
全面把握習近平同志大健康思想重要論述的科學體系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始終把加強衛生工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擺到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率先提出“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必須把浙江建設成為衛生強省的戰略目標;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保障公平、惠利于民的大健康的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推動浙江牢固樹立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的發展理念,實施一系列促進健康的建設工程;努力把浙江建設成為具有城鄉協調的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衛生設施和技術先進、運行保障機制完善、人群主要健康指標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衛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的衛生強省,從而初步形成大健康思想的科學體系。這一科學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十大方面:
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必須把浙江建設成為衛生強省。健康與小康、衛生與強省、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等重大民本民生問題,一直是習近平同志優先考慮的戰略問題。他率先提出“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的先進理念,把防治“非典”作為推動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加強公共衛生建設的重要契機,提前部署衛生強省建設的調查研究工作,專題研究部署包括衛生強省在內的文化大省建設,強調衛生強省建設的重大意義,提出衛生強省建設的戰略目標和指導原則,明確衛生強省建設的主要任務和政策舉措,形成衛生強省建設的頂層設計、系統謀劃和整體部署,把衛生強省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
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把農村衛生工作作為衛生強省建設的重中之重。習近平同志把農村衛生工作擺在衛生強省建設的“六大工程”之首,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度狠抓農村衛生工作,推動建立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以縣為主,縣、鄉鎮、行政村分級負責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和服務網絡,要求政府在每個鄉鎮至少應集中力量辦好一所衛生院,確保農村衛生事業健康發展。重點解決農村“有錢看病”“有人治病”“有人管事”問題,繼續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和農村,加快構建新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確保城鄉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身體健康。
實施公共衛生建設工程,建立和完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體系。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公共衛生建設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提出要建立應急指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執法、醫療救治和公共衛生信息預警監測報告等五大體系。把公共衛生建設提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高度,把建設全覆蓋、高效率、現代化的公共衛生體系作為努力方向,把疾病防控工作重心下移,把重大疾病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納入“平安浙江”建設重要內容,全面加強公共衛生建設。
實施社區健康促進工程,進一步完善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全民健康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自2003年到2007年初,連續5年主持召開全省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科學分析人口資源環境面臨的新形勢,深刻認識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的重大意義,始終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戰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緊而又緊、做得實而又實,全面落實人口資源環境基本國策,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把生態省建設作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抓好環境衛生,努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行為。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他還親自抓“811”環境整治行動和循環經濟“991”行動計劃,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和社區健康促進工程,營造良好的大健康環境。
實施科教興衛工程,構建醫藥衛生創新體系,加強衛生隊伍和醫德醫風建設。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科技、教育、人才對建設衛生強省的重大意義和作用,鼓勵醫藥衛生領域創新,建設高素質的衛生隊伍;提出加快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進步;堅持以人才為本,建設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實力強勁的創新人才隊伍和高素質的衛生隊伍;弘揚“救死扶傷、忠于職守、精益求精、敬業奉獻”的醫德醫風。
實施“強院”工程,做精做強一批現代醫療機構。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醫院和醫療機構建設,尤其對包括醫學院在內的浙江大學寄予厚望,同時對基層衛生院建設提出明確要求。支持包括醫學院在內的浙江大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高度重視做精做強一批現代醫療機構,提出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送醫院、健康進家庭”的醫療保障體系,使城鄉居民病有所醫,住得起院、吃得起藥。高度重視鄉鎮衛生院建設,一再強調“每個鄉鎮要保留一所公立衛生院、每個村至少有一個衛生室”,多次到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檢查指導。
實施中醫藥攀登工程,扶持傳統中醫藥,開展中西醫結合工作,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扶持傳統中醫藥,開展中西醫結合工作,推進中醫藥現代化。2007年2月12日,習近平同志在寫給新成立的浙江省名中醫研究院的賀信中明確指出,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希望全省廣大名中醫秉承“大醫精誠”的美德,積極加強學術交流研究,認真挖掘整理學術經驗,努力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學,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為建設衛生強省和中醫藥大省作出新貢獻。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培養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習近平同志大健康思想包括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各個方面,與現代健康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他十分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身心健康,高度關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提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涉及億萬家庭的幸福,童年的健康與否關系著孩子的“精神空間”和“心理空間”,要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成才,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培養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為青少年和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始終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任務。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體育運動對全民健康的重大意義和作用。2005年7月28日,在浙江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對加快建設體育強省、提高人民健康素質的重要意義、建設目標、指導原則和主要任務等,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他強調生活奔小康身體要健康,這是人民群眾對體育的期盼和追求。體育健身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任務,要把全民健身作為基礎工程,構建和完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建成全國領先的全民健身體系。
加強黨對衛生工作的領導,為推進衛生現代化建設提供根本保障。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加強和改進黨對衛生工作的領導。2003年12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省衛生廳調研時強調指出,要繼續加強黨對衛生工作的領導,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為推進衛生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和精神支持。同年9月25日召開的全省防治“非典”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暨全省衛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指出,黨的領導是取得抗擊“非典”斗爭勝利的深刻啟示和做好公共衛生工作的有力保障,要求把公共衛生建設列入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著力構建政府主導的公共衛生建設的體制機制。
積極領悟習近平同志大健康思想重要論述的深刻啟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擺到重要地位和工作日程,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論斷,提出必須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樹立“大健康”理念、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習近平同志這些大健康思想,來源于把人的生命和健康看得高于一切的先進理念,來源于長期在基層和地方工作了解人民的衛生和健康訴求,也來源于在浙江工作期間大力推進衛生強省建設的生動實踐。
完全可以說,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形成的大健康思想和生動實踐,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形成的大健康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精神上完全契合。其深刻啟示,一是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牢牢把握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方向和目標;二是堅持健康為本,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三是堅持全面健康,樹立健康四個維度的“大健康”理念;四是堅持體系建設,完善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防控體系;五是堅持環境友好,把環境衛生作為健康之基;六是堅持改革創新,從根本上掃除制約醫療衛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七是堅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發展衛生與健康事業,科學界定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八是堅持黨政齊抓共管,把健康這項重大民心工程擺到重要戰略地位和工作日程。
【作者為省委黨校高端智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