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全球觀察 > 正文

歐洲一體化面臨深層困境 (2)

成員國利益與價值分歧造成的團結與共識危機

歐盟一體化的歷史進程追求的是在“多樣性中實現統一”,成員國的妥協、團結和共識文化是一體化不斷推進的根本原則。但是,歷經多重危機侵蝕,成員國利益與價值分歧不斷加劇,歐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共識危機。2016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在例行盟情咨文中表示:“成員國之間從未擁有如此少的共同立場和彼此能夠合作的領域,歐盟也從未經歷過如此嚴重的碎片化。”

一體化進程順利時,盡管成員國從中受益不均,但各方力量基本形成了一種動態平衡,建立在“最大公約數”基礎上的合作仍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為各成員國之間的共贏合作。德法的妥協與合作,基本代表了歐盟北方與南方國家之間的利益共識;英國的特殊地位,既能保證歐元區和非歐元區之間利益的平衡,也能平抑歐盟內部小國對法、德主導的擔心。然而,相互疊加的多重危機,不僅改變了歐盟內部力量平衡,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成員國對一體化附加值的看法,歐盟從“利益共同體”轉變為“責任共同體”,各方的利益與價值沖突由此加劇,妥協與共識的空間弱化。

債務危機改變了法、德力量平衡。德國主導的緊縮方案一直是南北歐國家之間的矛盾焦點。以希臘為代表的南歐國家,認為德國在債務危機中的表現缺乏團結精神,不反思自身的經濟增長模式,淡化自身對歐元區經濟失衡的責任,讓債務國承擔過高的改革成本,其開出的緊縮藥方只是在歐洲強勢推廣“德國模式”,解決不了危機,卻惡化了南歐國家的經濟和就業形勢。

另一方面,難民危機集中表現了維謝格拉德集團(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簡稱“V4國家”)與老成員國之間的價值觀分歧。V4國家拒絕難民分配計劃,不僅體現了雙方在團結精神與主權讓渡問題上的分歧,更反映了彼此在包括宗教包容、難民救助義務以及國家身份等一系列根本價值觀問題上的沖突。老歐洲指責V4國家缺乏團結精神,并威脅利用結構性基金施以懲罰;V4國家認為德國等倡導的團結精神是道德綁架,其開放的政策是道德帝國主義,完全無視對歐盟整體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影響。

歐盟政治和社會分裂的認同危機

歐盟面臨的更深刻困境是政治和社會分裂所導致的認同危機。今天歐洲各國政黨政治碎片化、民粹力量上升以及“公投政治”盛行,是“恐懼和憤怒政治”的結果,是認同危機引發的政治失序。2016年歐洲舉行的四場公投(包括荷蘭否決烏克蘭與歐盟自貿協定、英國脫歐公投、匈牙利有關難民分配方案公投以及意大利修憲公投),雖議題不一,但頗具共性,集中表明歐洲范圍內政黨、建制與反建制、開放與保守、民眾與精英以及代際之間的矛盾。歐盟范圍內對一體化保障和平與繁榮已無共識,“很多歐洲人認為聯盟要么非常遙遠,要么過于干預自身的日常生活,質疑其附加值”。

民眾對一體化實現和平的認同度下降。一方面,享受了60多年和平的歐洲人已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并不將其作為歐盟的根本附加值,而更多關心聯盟在增長和就業以及應對難民危機問題上的切實成效;另一方面隨著烏克蘭危機和南部周邊亂象叢生以及恐怖主義襲擊的不斷發生,歐盟通過擴展模式實現和平備受爭論,甚至被認為是“沖突的根源”。

一體化實現繁榮和發展的共識亦在動搖。作為開放市場的積極推動者歐洲一體化帶來了創新和發展,但收益分配卻嚴重分化,自由競爭的市場產生了明顯的“贏家”和“輸家”。英國脫歐公投表現的地域、階層和代際分化正是鮮明體現。對此,歐盟層面不僅缺乏相應社會保障機制,其相關政策還束縛了成員國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引發民眾對國家保護主義意識的回歸,懷疑一體化和全球化倡導的開放和自由的經濟模式。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焦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