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全球觀察 > 正文

讓世界更多了解中國文化

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讓世界更多了解中國文化

今年1月,瑞士日內瓦讀者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法文版。

任彥攝

“感謝中國授予我這個獎項!這不僅是我的榮譽,也是捷克讀者的榮譽;是對我翻譯工作的認可,也是對捷克讀者的致敬。”86歲的捷克翻譯家王和達說。

這一幕發生在8月22日,第十一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新聞發布會上。今年共有20位海外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獲此獎項。他們包括阿爾巴尼亞翻譯家伊里亞茲·斯巴修、澳大利亞出版家魏華德、奧地利作家卡明斯基、保加利亞出版家柳本·科扎雷夫,等。

評選已辦11屆

“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以下簡稱“貢獻獎”)是中國出版業面向海外的最高獎項,自2005年設立,至今已舉辦11屆。該獎主要授予在向海外介紹中國、推廣中華文化和中國出版物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外籍及外裔中國籍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

據本報統計,該獎已累計獎勵108人,其中106人是老外。獲獎者涵蓋美國、英國、緬甸、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沙特阿拉伯、秘魯、澳大利亞等五大洲40余個國家和地區。

12年間,“貢獻獎”獲獎者涉及國家日益多元、領域逐漸豐富、評選機制更公平客觀科學。第一屆“貢獻獎”2005年舉辦,共獎勵7名中外人士。第三屆開始,該獎項只頒給在此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人(含加入外國籍的華人)。第五屆開始,更加注重候選人員的高品質和獲獎領域多樣性。

前期,每屆獎項多集中于一個國家或單一角色,如第二屆是針對俄羅斯人,第三屆針對德國人,第四屆獲獎者國別擴展至匈牙利、美國、新加坡、韓國、西班牙5個國家的翻譯家。從第九屆起,首次增設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青年成就獎,鼓勵更多青年人傳播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使者

在一大批外國作家、翻譯家和出版家努力下,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加速。“貢獻獎”獲得者,是他們中的優秀代表。

外國作家方面,今年獲獎的奧地利作家卡明斯基,編撰過《奧中友誼史》《中國農民畫》等72種介紹中國的著作,其代表作《嫁給中國》還被拍成電影,拉近了中奧兩國人民的距離;上屆獲獎的法國漢學家汪德邁,曾師從國學大師饒宗頤,研究中國古代思想達60余年,推出過《法家的形成》《新漢文化圈》等著作。

外國翻譯家方面,今年獲獎的中國外文局外國專家、英國翻譯家保羅·懷特,出色地完成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道路與中國夢》《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等主題圖書英文版的翻譯改稿潤色工作。來自捷克的翻譯家王和達,先后翻譯了《儒林外史》《孫子兵法》等多部作品,并憑借譯作《莊子》獲得捷克最佳圖書獎。

外國出版家方面,今年獲獎的英國出版家理查德·察金,曾在2015年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舉辦了首屆倫敦中國圖書節,推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100多種優秀英文版中國圖書。上屆獲獎的國際安徒生獎評委會主席帕奇·亞當娜,長年致力于中國兒童文學作品的全球翻譯和推廣。

中國情結深厚

獲獎者中,多數專家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情緣,有的早已將中國當作了“第二故鄉”。

本次獲獎的羅馬尼亞作家薩安娜,其著作《4200年的中國史——記司馬遷》《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象征之國度——從孔子到毛澤東》等,為中國和羅馬尼亞筑起文化橋梁。1950年冬,羅馬尼亞政府向新中國派出的首批留學生,薩安娜為其中一員。

她與丈夫羅明的“燕園情緣”,被傳為佳話。兩人在北京大學一起學習漢語,相識相知相戀。1953年,兩人在北京結婚。如今,兩人的兒子羅陽在北京語言大學畢業后成為了中羅友誼的使者。

2016年底,為紀念中國明朝戲劇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牡丹亭》的西班牙文版本出爐。該書譯者就是今年獲獎的西班牙翻譯家雷林科。自上世紀90年代起,她先后將《文心雕龍》和《金瓶梅》等作品譯介到西語國家。

從中學時代,雷林科與中國文化就已結緣。有一次,她看到報紙上的漢字——“女”,覺得生動形象,又帶著難以言傳的優雅。懷著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她于上世紀80年代來到北京大學進修,專攻古典文學。在她看來,翻譯這些作品就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身臨其境,體味人生百態。

[責任編輯:趙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