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治理要聞> 正文

對江蘇省13地市治理能力的測評及排名(3)

治理能力與城鎮化率相關性分析

計算和排名結果表明,江蘇省13地市治理能力得分與其城鎮化率相關關系顯著,各地市城鎮化率與治理能力得分總體存在較強的一致性。通過進一步地分析,結合各地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排名與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分析兩者之間的位差,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

圖像 5

第一,城鎮化率排名與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之間無位差,有兩個地市。其中,南京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1,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也為第1;揚州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6,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6。

第二,城鎮化率排名與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之間位差較小(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3),共有9個地市。其中,位差為1的地市有6個:無錫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2,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3;蘇州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3,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2;泰州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8,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9;徐州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9,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10;淮安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12,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11;宿遷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13,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12。位差為2的地市有2個:鎮江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5,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7;南通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6,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4。位差為3的地市有1個:連云港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11,該市的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8。

第三,城鎮化率排名與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之間位差較大(大于等于4),共有2個地市。其中,位差為5的地市為:鹽城市,該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10,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5。位差為9的地市為:常州市,該市的城鎮化率排名第4,治理能力綜合得分排名第13。

通過比較城鎮化率與治理能力兩者之間的位差,也有助于我們深入探究不同地市之間的發展路徑共性及差異。

測評結果及各地市今后提升治理能力的重點路徑

結合各二級指標得分及其權重,我們分別計算了江蘇省13地市保障能力、調控能力、財政能力、參與能力四個分項治理能力得分,并依據四個分項治理能力得分由高到低分別對江蘇省13地市進行了排名;再結合四個一級指標的權重,我們進一步計算了江蘇省13地市治理能力的總得分,并依據總得分的由高到低對江蘇省13地市進行了排名。通過對各地市各級指標得分及排名進行比較,分析各地市在治理能力建設方面的突出亮點,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根據各地市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了其今后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的對策建議。

圖像 6

南京:治理能力綜合得分在江蘇省13地市中排名第1,人均GDP水平在江蘇省13地市中排名第3,屬于治理能力和人均GDP水平排名均靠前的典型地市。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該市具有較高的保障能力、調控能力和財政能力(分別位列6、第3、第1)。

近年來,南京市創新體制機制,深化行政管理、科技、財政金融等關鍵領域改革,全面增強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深入推動重點領域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百優民營企業培育計劃,鼓勵發展民營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城市基礎設施、金融、公共服務、農業等領域,推進小微金融、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創新,更好地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帶動全市經濟穩步向前。2015年,南京市財政收支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20.03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剔除原政府性基金收入后同口徑增長9.3%)。其中,稅收收入838.67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2.2%。民生領域支出增長較快,2015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4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長44.0%、教育支出增長29.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21.8%、交通運輸支出增長21.6%、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18.5%,增幅均高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平均水平。同時,南京市通過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繼續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除涉密部門外,實現部門預決算公開全覆蓋,嚴格財政預算執行。統籌專項資金使用,盤活存量資金,優化支出結構,規范轉移支付,強化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及應用。加大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市級98個部門全面公開部門預算、“三公”經費預算,市級公共財政、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實現審計全覆蓋。

但比較分析結果還顯示,南京市參與能力排名相對靠后(位列第9)。為此,對于南京市,繼續發展有利于群眾參與治理活動的各類組織和機構,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的重點。

圖像 7

蘇州:治理能力綜合得分在江蘇省13地市中排名第2,人均GDP水平排名第1,屬于治理能力和人均GDP水平排名均靠前的典型地市。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這主要得益于該市具有較高的調控能力(位列第1)。

不僅如此,資料還顯示,2015年蘇州市制定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規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開展,農村產權交易試點順利推進。新增社區股份合作社股權固化改革試點村(社區) 369 個、“政經分離”改革試點村(社區) 100 個,新增各類農村合作社 123 家,累計達到 4535 家。農村集體經濟繼續壯大,集體資產達到 1610 億元;村均收入達到 776 萬元,增長 8.1% 。蘇州全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截至2015年底,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5.04 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2.57 萬元,分別增長 8% 和 9% 。新增就業 17 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 1 萬個,蘇州籍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 98.6%。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累計建成各類創業基地 235 家,孵化面積超過 520 萬平方米。

比較分析結果還顯示,蘇州市的保障能力中等靠后(位列第8)、財政能力和參與能力排名較靠后(分別位列第9、第12)。通過進一步分析財政能力下的二級指標,我們發現,該市財政能力偏低,主要與該市的財政收入增長能力偏低有關。為此,對于蘇州市,采取積極的就業措施提高就業率,通過加快發展產業、完善稅收政策等來提高財政收入增長水平,繼續發展有利于群眾參與治理活動的各類組織和機構,均是其今后進一步提升治理能力的重點。

圖像 8

上一頁 1 234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江蘇省   地市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