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軍民融合是國家戰略,關乎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近年來,湖北省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立足州情、開拓創新,不斷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各項實踐,形成了地方軍民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關鍵詞】軍民融合 恩施州 消防支隊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出發,鮮明地提出了軍民深度融合的時代命題,并將之上升為國家戰略,開辟了軍民融合式發展新境界。近年來,湖北省消防總隊大力推進軍民融合事業,開展了一系列軍民融合改革發展的有益探索,取得了寶貴的經驗成果。其中,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推進軍民融合的成就尤為突出。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典型的農業、林業地區。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華中藥庫”之稱。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4個部門、8個大隊、12個中隊、近700名官兵及消防員,共同擔負著全州消防監督、火災撲救及搶險救援等任務。在多年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實踐中,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立足州情、開拓創新,逐步形成了地方軍民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齊抓共管,開拓軍民融合工作新局面
在指導軍民融合發展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強化改革創新,著力解決制約軍民融合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努力形成統一領導、軍地協調、順暢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頒發的《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提出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基本原則為“堅持黨的領導、強化國家主導、注重融合共享、發揮市場作用、深化改革創新”。
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戰略高度,將軍民融合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推進。湖北省消防總隊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以及《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 湖北省軍區關于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全省各級消防部隊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強化“四個意識”,推進改革創新,進行戰略規劃,加強法治保障。同時,按照“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的工作思路,緊緊依靠地方黨委政府,發揮科教人才資源優勢,運用現代科技最新成果,破解發展難題,實現軍地資源互通互補、共建共享,同心協力推動經濟建設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恩施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部隊建設與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支持消防工作,把消防工作融入到統一領導、規劃和部署中,形成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恩施州先后召開常委會、常務會研究消防工作,作出了關于健全消防安全責任制、推進應急救援訓練基地建設、解決消防警力不足、編制和實施消防規劃、推進“智慧消防”建設、出臺《恩施州消防安全責任問責辦法》等一系列打基礎、管長遠的決議,解決了一批制約消防工作發展的制度性、機制性、保障性問題。各級各部門對消防工作的重視和支持,為消防工作和部隊建設拓展了發展空間,增強了發展動力。
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講話精神,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前提,以軍民融合為重點,牢固樹立服務地方、依靠地方的觀念,在州委、州政府和州公安局的領導下思考問題、開展工作。在湖北省總隊和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官兵的雙擁意識不斷強化,形成了警民互動、和諧一致謀發展的良好工作格局。恩施州消防支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動搖,充分發揚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視人民為父母,把駐地當故鄉,以促進全州社會進步、人民安寧為己任,忠誠履行職責使命。黨政軍民相互支持,同心合力,攜手并進,立足雙贏,為進一步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開拓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立足州情,創新軍民融合項目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時強調,“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創新”,“必須向重點領域聚焦用力,以點帶面推動整體水平提升”。
恩施州是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的重點區域,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響應黨中央號召,搶抓機遇,提請州政府將消防工作嵌入精準扶貧,拓展扶貧工作內涵。2016年恩施州全面實施消防安全扶貧精準嵌入,搭建消防與扶貧深度融合項目體系。一是嵌入易地搬遷扶貧,在實施易地搬遷工作中,扶貧辦、消防部門提前介入,充分考慮消防布局以及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避免形成先天性火災隱患;二是嵌入特殊家庭扶貧,重點提高鰥寡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等特殊家庭的消防安全水平,采取幫助檢查火災隱患、整改火災隱患、更換火災隱患設備等措施;三是嵌入安全教育扶貧,按照消防知識“進村入戶”的要求,開展“四個一”活動,深入宣傳消防安全知識,擴大覆蓋面,增強有效性。
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積極保護和鞏固扶貧工作成果,著力提升抗御火災和自防自救能力,有效地避免了因災致貧、因災返貧。自開展扶貧攻堅任務以來,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堅決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的戰略部署,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多渠道創新扶貧方式,確立“四位一體”模式,高效助推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恩施市新塘鄉下塘壩村就是消防安全扶貧的典型案例,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整合多方社會力量,積極引進產業、民生項目,利用產業帶動就業、就業促進脫貧,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消防安全環境,將該村打造成了全州消防安全扶貧示范村。通過實施消防安全扶貧,精準“拔除窮根”,切實提高了下塘壩村群眾的生活水平。
此外,為了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消防監督執法效能,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地區軍民深度融合,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在2016年印發了《恩施州公安消防部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十二項措施》。該措施以更好地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根本出發點,進一步改革創新相關制度措施,簡化消防審批受理程序等相關事宜,以最大限度地惠民、便民、利民為目標,為地區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同時,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出臺的《警民共建實施意見》,有力地推動了多角度警民共建的開展,促進了警民關系和諧發展。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按照“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原則,與100家火災高危單位和重點單位建立了共建關系,積極提供消防安全指導、業務培訓和消防宣傳服務,著力拓展警民共建領域、改進警民共建方式、豐富警民共建內容,警民關系融洽發展。
強化落實,健全軍民融合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必須強化貫徹落實”,“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發揮好法律法規的規范、引導、保障作用”。近年來,恩施州公安消防支隊不斷提升執法效能,多維度推動責任制落實。
第一,進一步強化落實“三督三告”制度。加強對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維護單位的監管,加大對消防違法行為查處的督辦力度。推行“人性化執法”,提升執法效能,在開展消防執法時,及時主動地向當事人講清法理、事理、情理,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
第二,改進和加強社會化消防宣傳。利用消防門戶網站、官方微信、微博等開設網絡消防課堂,提供消防法律法規、消防技術標準、消防安全知識和消防業務技能等視頻授課資料、課件,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消防宣傳教育。
第三,建立監督執法“剛性把關、柔性服務”的工作機制。定期深入單位和群眾中進行走訪,收集對消防監督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樹立消防部隊良好形象,創建消防優質服務品牌。
此外,恩施州人大常委會還成立專班,開展“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專項檢查,推動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啟動消防立法。截至目前,恩施州已經初步形成比較完整的消防政策法規體系。
責編/楊鵬峰 孫渴(見習)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