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于2014年成立,初始資金1000億美元,是目前為止金磚國家最大的機構性成就。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間隙,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萊斯利·馬斯多普(LeslieMaasdorp)回答了相關問題。他表示,新開發銀行重點關注長期項目,投資有豐厚經濟、社會與環境回報的領域,如當前關注的基礎設施與可再生能源領域。但新開發銀行目前關注的重點是否就是最佳選擇?南非學者魯佑羅·斯雅克(LuyoloSijake)表示,從二元經濟結構入手能夠找到答案。新開發銀行資助金磚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對金磚國家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目前金磚國家還面臨著嚴峻挑戰,即經濟結構不合理問題。這種不合理在各國表現雖有不同,但由此帶來的經濟社會影響與威脅已顯而易見。圍繞金磚國家及新開發銀行在未來的創新發展,中國社會科學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二元結構阻礙社會經濟發展
斯雅克認為,二元經濟結構是所有金磚國家以不同形式存在的共同問題,主要表現為正式與非正式部門(formalandinformalsector)共存,要想推動經濟增長,提高經濟包容性與活力,就要解決這一根本性結構問題。經濟結構不合理是中等收入國家經常出現的現象之一,在部分金磚國家表現得尤為明顯。斯雅克舉例說明,雖然巴西城市化水平較高,約有80%的城市人口,但城市內部形成了二元結構,表現為城市正式部門生產力尤為發達,但非正式部門生產力極低。隨著城市發展,勞動力與資本逐漸流向正式部門,非正式部門的資源便越發枯竭。
相關研究表明,經濟結構不合理現象對經濟增長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其中部分原因是“貧困陷阱”的存在使得貧窮人口不斷降低個人需求,與此同時富裕人口的消費傾向也在弱化,從而導致儲蓄過剩。斯雅克表示,當經濟結構不合理最終形成二元結構,社會整體就會面臨挑戰,非正式部門的人口缺乏享受社會服務、醫療保健與接受教育的正式渠道,更容易陷入貧窮。此外,社會與政治不穩定造成的社會不平等也會影響經濟增長。
將發展目標轉向重工制造業
二元經濟結構不合理現象的存在要求金磚國家的資源分配從低生產率領域轉向高生產率領域,從基本生存經濟轉向現代經濟模式。斯雅克表示,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與能源供給是實現經濟增長的必要基礎,其本身雖不能直接創造利益,但可以作為其他資本或經濟活動的補充形式,進而推動經濟發展。
在以二元經濟結構為特征的國家,發展重工制造業能夠大大減少經濟體中的非正式部門。斯雅克建議,重工制造業包含工業機械、公共交通產品與汽車制造等行業,金磚國家可以通過關注該領域實現經濟的包容性增長。金磚國家是全球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一般來說,它們會比周圍國家更加發達。將發展目標轉向重工制造業可以將金磚國家置于有利地位,特別是能夠充分滿足那些渴望實現工業化國家的發展需求。金磚國家要將自己打造為機械工業制造與公共交通產品供應的地區核心,來自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需求將大大推動金磚國家重工制造業的輸出。
實現經濟包容性可持續增長
培養創新能力是中等收入經濟體轉向高收入經濟體的重要路徑。金磚國家已經具備了不同程度的工業化基礎,重工制造業發展給各國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但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等問題。斯雅克表示,應對以上挑戰,關鍵在于充分培養金磚國家的創新能力,為重大突破性創新成果的出現提供便利條件與資金激勵。創新成果不僅有助于實現現有技術與市場的最優化,還能進一步推動新技術應用、創新工業流程,打造新產業與新市場。
金磚國家現有的經濟結構不合理阻礙了經濟穩定增長,提高創新能力有助于金磚國家逐漸剝離這一不合理結構。在斯雅克看來,新開發銀行在繼續支持重工制造業發展的同時,要對促進重大突破性創新成果的出現投入更多精力,由此才能實現金磚國家經濟的包容性可持續增長,推動其向高收入經濟體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