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全球經濟 > 正文

姜奇平:歐洲創新公司為何后繼乏力

近些年來,英國誕生了大量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不過,這些企業最終的結局都差不多:還沒等到長大就被收購了。2011年,惠普收購英國軟件公司“自治”(Autonomy);2013年,亞馬遜收購英國語音搜索引擎開發公司“真知”(trueKnowledge);最引人注目的,要屬2014年谷歌收購英國“深度思維”(DeepMind)公司,這家公司因開發人工智能程序進行“圍棋人機大戰”而備受關注。

據統計,2011年至2016年間,被美國公司收購的歐洲人工智能相關公司多達53家,2014年以來,平均每月超過一起,僅谷歌自2012年以來就收購了15家歐洲公司。此外,歐洲研發人才也不斷被各國挖走。這不禁使人產生疑問:歐洲創新的“孩子”為什么總是被別人抱走?

人工智能是現階段創新的最前沿。歐洲人工智能企業長不大,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歐洲創新中的一個突出難題:出新手易,出巨人難,其主要原因在于投入與政策兩個方面。

分析數據不難發現,研發強、市場弱,是歐洲創新的一個特點。在今年年初頒布的財政預算案中,英國政府撥出2.7億英鎊用于支持英國大學和商業機構開展研究和創新,人工智能是重點領域,范圍涵蓋離岸石油開采、核能、航天等行業的機器人技術,更先進的電動車電池技術以及藥物生產技術等。英國在與人工智能技術相關的基礎科學方面領先世界,但其創新的著力點側重于研發,通過投資轉化為產品的能力明顯偏弱。整體而言,歐洲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雖多,但2016年獲得投資的比例要比美國公司低10個百分點。

從政策上看,扶持小企業、限制大企業,是歐洲創新的又一特點。以英國為例,對小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做創業公司創始人,股票套現時只要交不到10%的稅。英國在利用各類機構幫助孵化早期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方面已形成產業鏈,如牛津大學ISIS科技創新公司可幫助大學里的創新技術進行孵化,但這些扶持政策僅限于初創企業。出于反壟斷目的,歐盟對大企業采取相對不太友好的政策。今年7月,歐盟委員會認定谷歌利用其在網上搜索領域近乎壟斷的地位,對谷歌開出巨額罰金。此前,臉書也因收購即時通信工具WhatsApp時向歐盟提供誤導性信息被歐盟重罰。相比之下,美國、中國對大企業創新的寬容和扶持,則更有利于科技公司的成長和科技巨頭的出現。

總體上看,歐洲擁有創新的實力,各方面條件也很優越,在起跑線上不輸給任何人,但如果不更加積極地擁抱風險投資和放松監管,仍有可能在起跑領先后被不斷超越。

(作者: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所信息化與網絡經濟室主任  姜奇平)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AI   歐洲經濟   科技創新   姜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