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經濟政策頻出。9月21日,美聯儲宣布10月開始縮減已達4.5萬億美元規模的資產負債表,簡稱“縮表”,并暗示今年年底以及未來幾年將有步驟加息;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公布其稅改計劃細節,這一政策舉措旨在增加大量就業,刺激美國經濟。這兩項政策,將對全球產生較大影響。但就美中經濟政策而言,共振但未必同頻或將成新走向,這是兩國博弈與合作的結果。
我們先來看美聯儲的“縮表”計劃的實施。根據該計劃,從10月起,最初每月減持100億美元債券,包括60億美元國債和40億美元MBS,之后將在12個月內每3個月增加100億美元減持量,直到每月縮減規模達到500億美元。同時,“縮表”也是可逆的,也就是說,一旦未來美國經濟前景出現惡化,美聯儲可能會讓資產負債表再擴張。由此可見,無論美聯儲啟動“縮表”還是加息,都已傳遞出明確的信號,即隨著美國經濟走勢繼續向好,美國的貨幣政策會不斷走向緊縮,但政策也是富有彈性的,實際路徑完全取決于其經濟前景。
再來看美國的減稅計劃。美國稅制是典型的以直接稅為絕對主體的稅制體系,直接稅比重長期以來一直維持在80%以上,對調節社會收入分配、抑制貧富差距過分拉大一直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是美國社會二次分配領域的“壓艙石”。早在今年4月下旬,特朗普就公布了稅收改革方案,宣布計劃大幅削減企業稅和個人稅。具體而言,美國將大幅削減企業稅稅率,從35%降至15%。個人稅稅率將從7檔減少至3檔,分別是10%、25%和35%。此外,個稅起征點幾乎翻了一番。今后,一對夫妻的所得稅起征點將升至2.4萬美元。新稅改方案還將廢除遺產稅、替代性最低稅等稅種,并取消多項稅收減免政策。不過,新稅改方案公布后,鑒于國會參眾兩院與白宮上演著“三國殺”,致使稅改計劃遲遲無法落地。國會擔心雄心勃勃的減稅計劃“偏袒”富人。據測算,特朗普減稅計劃中50%的減稅利益,都會流向美國社會1%的巨富階層,可每年為其減少14.1%的稅負(平均每戶每年31.7萬美元);而該計劃卻只能給中產階級家庭減少1.5%的稅收負擔(平均每戶每年1100美元)。但對此,特朗普多次反駁稱,富人根本不會在稅務改革中受益,我們尋求惠及中產,我們尋求創造就業職位,就業也是惠及企業。眼下,特朗普將披露新的稅改細節或包括將企業稅從35%降至20%,將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降至35%,將商業實體所有者的稅率降至25%,商業實體的稅負由其所有者繳納,其中包括很多小型企業。同時,稅改計劃還將提高兒童保育的稅收抵免等。
乍一看,上述兩項經濟政策之間形成了聯動效應。因為,特朗普稅改計劃的實施,可以刺激美國經濟增長和失業率降低,更重要的是,稅改所依托的很大一部分資金來源是從海外回流美國的資金。而美聯儲“縮表”,恰恰能夠形成美元從海外回流美國的效應,所以,這種政策配合,似乎可以稱得上珠聯璧合。但仔細分析,稅改計劃形成的富人減稅對美國財政減收、財政赤字以及政府債務增加可能會立竿見影,但就業擴大以及窮人增收卻可能會遙遙無期。所以,從公開渠道所能獲得的稅改細節看,除美聯儲“縮表”政策以及對美國公司留存海外利潤強制征收一定比例的一次性公司稅等措施吸引資本回流美國從而增加部分稅收收入之外,特朗普稅改計劃并沒有其他比較直接的“開源”項目。為此,還必須從“節流”方面下功夫。對此,從美國白宮在今年5月中旬發布完整的2018財年預算申請就可見一斑。該預算申請尋求未來10年減少支出3.6萬億美元,并提議出售約一半國家石油儲備來增加財政收入,尋求大幅削減美國社保支出。
美國經濟政策的變化,對中國而言,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美中經濟政策或走向共振但未必同頻,這體現了當今美中兩個大國間的政策博弈和合作也在尋找新的平衡點。當下的中國,作為一個在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在應對美國經濟政策變化方面更加游刃有余,政策走向也更加具有自主性和獨立性。而且,當前的國際時局,對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以及當前采取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也都是有益的。除了弱美元這個主要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國內經濟企穩夯實了匯率穩定的基礎。再加之降杠桿、強監管等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以及財稅“營改增”加“金三”上線等改革攻堅任務的落實,為中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展望未來,中國仍會一如既往地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運行最新動向和國際資本流動的變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專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繼續實施好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預算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還要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改善和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強和完善風險管理。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更重要的是,中國在與美國共同努力推動中美貿易平衡發展的同時,還需通過主導并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繼續引領各國加強國際經濟合作,在重點領域包括維持開放的貿易體系、維護全球金融穩定、建立公平的稅收體系、繼續支持低收入國家實現其發展目標以及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等等方面開展“集體行動”,推動全球經濟走向更加包容和協調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