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整治電信犯罪到底難在哪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電信詐騙案件快速增長,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已經刻不容緩。但受制于技術、跨地域等因素,我國在打擊電信詐騙犯罪上存在一些不足,導致打擊效果并不明顯。完善電信詐騙的法律法規,構建跨邊界協調管理機制,同時提升信息技術水平,將有利于打擊電信犯罪。

【關鍵詞】電信詐騙  政府作用  犯罪治理    【中圖分類號】D924    【文獻標識碼】A

電信詐騙的興起與電信行業的非實名銷售以及銀行盲目擴充業務有關,而要想從源頭上杜絕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政府不可能單獨完成,還需要相關企業的配合,為此政府必須以法律、行政等手段引導電信、銀行等相關企業聯合治理電信詐騙犯罪。

電信詐騙犯罪追蹤難、定罪難、打擊難度較大

電信詐騙本身的打擊難度較大,加之犯罪者隨著技術發展詐騙形式不斷變化,增加了偵查難度。最初電信詐騙大都是以打電話、發短信的方式進行,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現在的電信詐騙開始利用QQ號、微信號等進行作案,而且行騙內容更是五花八門。有的假裝家人、朋友被綁架、出車禍等,有的假冒執法機關,謊稱有法院傳票或銀行卡透支、涉嫌洗錢等,還有的冒充企業單位,假稱領取包裹、電話欠費或者中獎,等等。

當前的電信詐騙集團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犯罪團伙在本國內,且大都具有區域性,這類詐騙團體追蹤和追贓的難度相對較小。另一種也是最難打擊的屬于跨境詐騙集團,雖說跨境詐騙案件數量要少于國內團體詐騙案件,但其所騙取的金額卻遠高于國內犯罪團伙。由于涉及境外,導致詐騙追蹤難、定罪難。

由于電信詐騙犯罪日益頻發,我國相關部門愈加重視該類犯罪的打擊治理。我國公安部門多次組織專項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活動,如2015年10月,針對境外的網絡電信詐騙開展調查,并與印尼合作,逮捕了224名犯罪分子,涉及國內3000多起詐騙案件。除了聯合打擊外,我國公安部還針對國內的重點詐騙區域進行整治,如謊稱重金求子來詐騙的江西余干區、以假裝熟人進行詐騙的廣東茂名電白區等都是重點整治區域。為了打擊電信詐騙,我國逐步完善法律法規,如2011年出臺了《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電信詐騙犯罪的法律標準進行了細化;再如2013年工信部發布了《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要求購買通信產品要登記真實信息,這一舉措也在于通過規范通信市場來減少電信詐騙犯罪。

電信詐騙犯罪治理中存在的四個“短板”

技術體系存在漏洞。當前我國對電信詐騙的防范打擊是以網絡監控為主,但這種技術遠遠滯后于電信詐騙形式的多變。目前最為有效的仍然是人工監控屏蔽,這大大降低了監控工作的效率。而企業針對電信研發的監控攔截系統覆蓋面較窄,一般只在幾個大城市投入使用,其檢測僅僅是通過用戶的通信異常來判斷,缺乏精確性,這對全國性的甚至是跨國性的電信詐騙的防范作用微乎其微。不同運營商之間對于電信詐騙信息也不能及時溝通傳導,不同網絡間的電信詐騙信息溝通不暢,導致可能已經被監控的電信詐騙得不到有效打擊。

金融系統的不完善為電信詐騙實施提供了便利。單個客戶可以擁有多個銀行賬戶,且銀行并沒有對客戶儲蓄卡進行有效的監控,這為電信詐騙犯罪實施者的轉賬提供了便利,可以掩蓋真實身份,讓公安機關難以追查。現有在線支付轉賬存在的系統漏洞也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使之更加便捷地實施電信詐騙活動。此外,公安機關鎖定電信詐騙實施者的銀行賬號需要一系列程序,要求司法機構對詐騙犯罪進行認定才能夠通知銀行凍結詐騙者的賬戶,而要認定犯罪事實往往需要犯罪行為發生以后,在這一期間犯罪分子早已轉移贓款,導致追贓難,受害者很難追回被騙財產。

管理碎片化與部門分割加大了打擊電信詐騙難度。首先,由于我國實行以行政區為基本劃分的管理框架,這加大了打擊跨區域電信詐騙的有效性。很多部門往往是只能對本轄區的事務進行處理,而跨區域則無權管理,這導致對一些可能存在的詐騙線索就不了了之,不能深入追蹤偵查。其次,部門間也存在權責不清的問題。電信詐騙犯罪屬于公共治安范疇,其打擊治理往往需要多個部門進行統一協作,但當前的部門分割使得各個部門各司其職,缺乏系統的協調,導致打擊治理鏈條不完善。

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運營商內部員工為牟利而出售用戶信息的事件時有發生,詐騙分子正是利用這些個人信息進行電信詐騙,大大提升詐騙的成功率。即便不是運營商內部員工主動出賣泄露,但由于運營方掌握大量的私人信息,其也常常成為網絡黑客攻擊的對象,存在較大信息泄露的風險。

提升政府電信詐騙犯罪治理水平的路徑

完善針對電信詐騙的法律法規。電信詐騙大都涉及多個流程和環節,而且每個環節都有分工,如有的負責組織管理,有的提供詐騙工具,還有的負責轉移贓款。法律法規可針對整個詐騙鏈條的各個環節制定針對性的內容,除了懲治具體實施詐騙的犯罪分子外,也要對提供偽基站服務的犯罪工具提供者、詐騙組織者等進行嚴懲。這樣才能對參與電信詐騙的犯罪分子以威懾力,減少其實施犯罪的可能性。

構建跨邊界協調管理機制。電信詐騙有跨邊界的特點,這需要多區域或多部門的合作,共同治理電信詐騙犯罪。首先,在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活動中,要發展政企合作關系,形成政府—企業的聯動機構,及時就電信詐騙信息進行溝通和共享,這樣電信運營商、銀行、公安部門等都能最大限度地打擊電信詐騙活動,起到干預中止犯罪的作用。其次,要明確各方主體的權責,提升其打擊電信詐騙的意識。我國可以對涉及電信詐騙的企業進行追責,追究其經營不當而使公民財產受到損害的責任。如電信企業,其必須對未實名制登記的號碼提供服務的行為擔責,針對銀行可出臺資金流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再次,我國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公民信息保護法律法規,明確要求企業負有保護客戶個人隱私信息的責任,而且要對泄密客戶信息的企業或個人進行嚴厲懲罰。最后,要根據社會發展現狀擴展跨邊界治理的范圍,加大對新興網絡社交平臺的監控,并與網絡服務供應商進行合作,有效防止詐騙犯罪的發生。

完善信息系統,提升技術水平。首先,要建立更加安全的個人信息保護系統。應要求通信運營商等建立信息數據庫安全系統,妥善管理保密客戶資料。對于公司內部為獲取非法利益而泄露客戶個人信息的行為要嚴厲打擊、從重處罰,這樣才能威懾那些出售個人信息的犯罪分子,企業也需要與員工簽訂保密協議,并定期對之進行職業道德培訓,使之了解出售販賣客戶個人信息的嚴重性。其次,我國可建立信息合作共享機制。國家可以統一建立協調部門,組織全國性或者跨國性的電信詐騙打擊工作,解決不同區域、不同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方便聯合打擊電信詐騙。地方公安部門已經確定的涉及電信詐騙的信息應及時上報國家層面的協調部門,以給其他區域的公安司法機構以參考,使之實時監控本轄區內的相關信息,從而及時發現可能的詐騙線索,降低電信詐騙成功率。同時,我國可由政府主導建立國家級或者省級的集中信息交換系統,將運營商信息、銀行系統數據、公安警情等聯網匯總,有利于打擊電信詐騙犯罪。

(作者為遼寧警察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①劉愛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國際刑事警務合作研究》,《云南警官學院學報》,2015年第1期。

②陶希東:《跨界治理:中國社會公共治理的戰略選擇》,《學術月刊》,2011年第8期。

③孟慶華:《電信詐騙犯罪司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2011年第6期。

責編/孫垚    美編/楊玲玲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犯罪   電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