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評論 > 正文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三要義

作者:中共遼寧省委黨校省情研究所 邢軍偉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首次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實現,都需要有高質量的經濟發展作為支撐,而現代化經濟體系則是高質量經濟發展的應然狀態。因此,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重大戰略舉措的提出,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于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認知、新判斷,對于實現中國經濟發展目標的新戰略、新部署,也意味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全面開啟。

十九大報告對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進行了深刻闡述,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也進行了全方位、全方面的戰略部署。從內涵上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是“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根本目的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筆者理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經濟發展包含三大要義:

經濟發展質量的變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和中高速增長,社會生產力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決定經濟發展的中心任務必須從過去的數量擴張向新時代的質量提升轉變,實現高質量的經濟發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是新時代落實“發展是硬道理”戰略思想的內在要求。新時代的經濟質量變革要求經濟發展不能只關注經濟總量與規模的增長,必須更加關注經濟增長的方式、效果與前景。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更加注重擴大就業、社會和諧和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注重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最終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經濟發展效率的變革

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也是最基本的國情。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發展依舊是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和基礎。但過去經濟發展所依賴的高要素投入驅動增長的方式,無論從供給和需求還是從資源環境角度看,都難以為繼。要素總量約束與使用效率的低下,都決定了必須實施經濟發展效率的變革,實現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在新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效率變革的基點是改革和創新。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優化自然資源、勞動力和資本等傳統要素資源的配置結構,以結構優化帶動要素產出效率的提升。通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有效激發各類要素資源的潛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經濟發展效率變革的目的是在少用或不用大規模刺激政策的情況下,通過要素資源配置結構的優化和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實現可持續的經濟中高速增長。

經濟發展動力的變革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呈現速度變化、結構優化與動力轉換三大特點。經濟發展面臨增速下行和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支撐經濟增長的原有動力在不斷減弱。加快經濟發展動力的變革是適應與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經濟發展動力的變革需要強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主要依賴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技術與管理創新驅動,改造升級舊動能,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經濟發展動力的變革需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充分釋放改革紅利,有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為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經濟發展動力變革的目的是實現經濟發展由傳統需求側的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拉動,向供給側的制度變革、結構優化、要素升級“三架發動機”驅動轉變,最終形成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動力”驅動經濟發展的良好格局。

[責任編輯: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