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偉大工程的新起點

核心提示: 十九大是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處于一個“新的歷史方位”,改革開放迎來一個“新時代”,中國步入人類文明中心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為我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新任務、新路徑,是我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的根本遵循。

【摘要】十九大是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處于一個“新的歷史方位”,改革開放迎來一個“新時代”,中國步入人類文明中心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為我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新任務、新路徑,是我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的根本遵循。

【關鍵詞】偉大工程  新時代   新思想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新矛盾”開啟新征程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中國已經從一個相對貧窮落后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GDP總量位居世界第二,從1978年的3000多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11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也從200美元左右增長到8100美元以上。這一巨大進步的產生,主要是基于我們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系列戰略發展目標的調整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構性改革”。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初期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對當時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一帶有根本性、全局性、正確性的判斷,為中國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政策發展和制度變革空間,推動了過去30多年的改革開放、解放了生產力和實現了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使中國走向富裕;同樣,十九大報告在新時代、新發展階段提出現階段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判斷,將對我們形成新的發展方略和重大改革政策提供重要理論和實踐基礎,必將在未來30年推動中國從富裕走向富強,使我國成為一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現代化強國。

如果說我們用30多年的時間基本解決了社會生產力落后的局面,極大地發展了社會主義經濟,豐富了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那么,在新時代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全面深化改革的議程也必須發生改變,我們的發展方略、政策選擇、改革重點就要注重全面性、整體性和協調性發展,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社會發展,著力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再用30多年的時間,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夢。

隨著國家整體富裕和發展程度的提高,社會的主要矛盾必然會發生變化,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這既體現在發展的城鄉差距、區域差距、貧富差距、收入差距上,也體現在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的不平衡上。社會健康與社會發展質量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還有一定的差距,社會安全、社會治理的水平、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的提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這要求我們在改革的“下半場”既要注重宏觀層面的三農問題,城鎮化問題、中西部地區發展問題,階層固化問題、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問題等重大的經濟社會發展議題;也需要從微觀層面直面基本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精準扶貧、就業、住房、食品安全、人格權、教育與醫療均等化等與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發展課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巨大潛力,充分體現我黨“執政為民”的價值宗旨,充分調動人民參與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一個人人幸福安康、社會安全和諧、國家繁榮富強的“公平正義”的社會,最終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

“新思想”開創新時代

面對“新矛盾”,開創“新時代”,需要“新思想、新理念”的正確指導。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充分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新時代的基本特征,人民群眾基本愿望和需求的基礎上,在高舉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這一目標的引領下,在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發展方略的指導下,用“十四個堅持”系統地論述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內涵,全面地提出了實現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為未來中國社會主義的改革與發展,為解決“新矛盾”、開創“新時代”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價值遵循和實踐指南,是社會主義理論發展史上的重大創新。

“十四個堅持”的提出,標志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成熟,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新時代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新時期中國內政外交,即治國理政和處理對外關系的總方針,為解決未來一個時期內中國面臨的社會“新矛盾”提供了根本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方略。概括起來講,筆者認為這一基于“新矛盾”基礎上的“新思想”,從“平衡”和“充分”發展的角度來看,重點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深刻內涵。

首先,堅持黨的領導是新時代治國理政、解決“新矛盾”、實現“平衡”和“充分”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從歷史經驗還是從現實要求來看,黨的領導始終是我們的事業取得勝利的基礎和保證。在推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工程的新起點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和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是高度統一的。只有全面從嚴治黨才能保證黨的長期執政和領導地位,同樣,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也才能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保持黨的自我凈化、自我提升的能力。

其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治國理政,解決“新矛盾”,實現“平衡”和“充分”發展的核心。我們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指“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為國家謀富強”的歷史使命。隨著社會的逐步富裕和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改善,人民群眾對“人格權”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愈來愈強烈,對基本的政治權利和社會權利的追求,對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期望值愈來愈高。在新時代,我們必須在堅持新發展理念,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面對“新矛盾”,大力推進政治行政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充分體現和發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推進“五位一體”的平衡發展和協調發展、補齊發展的短板,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只有這樣才能強化人民的社會主義價值信仰,維護社會主義的長治久安。

再次,堅持“依法治國”是新時代治國理政,解決“新矛盾”,實現“平衡”和“充分”發展的保障。任何現代性國家的一個最根本特征就是“法治國家”。我們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安全、穩定和秩序,實現“公正”這一社會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執政是根本保障。

最后,堅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推進大國外交,推進世界和平發展的目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首次寫入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政治報告,這既標志著在人類文明發展前景“不確定性”增強的狀況下,在世界經濟衰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倒退、恐怖主義流行、地緣政治競爭激烈、資本主義走向平庸的時代境況下,我們給出了人類文明一個“確定性未來”的中國思考,也標志著新時代中國從“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出發,重構國際關系新格局和實現和平發展的全球治理戰略的成熟。

“新戰略”繪制新藍圖

十九大是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處于“歷史交匯點”上的一次會議,因此,十九大報告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既著眼于當前,又放眼未來的一個報告,既要回答“決勝實現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問題,也要回答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改革與發展的基本戰略構想。報告中提出的“兩個十五年”發展階段論或“兩步走”的戰略構想,描繪了中國2020年以后,從第一個十五年的富裕和“基本現代化”走向第二個十五年的富強和實現“現代性”強國的價值取向、政策設想和實現路徑,為中華民族的未來勾畫出了一幅美好的圖景,也為我們改革發展確立了明晰的奮斗目標。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后,從經濟層面講,我國的GDP總量將達到15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將超過1.2萬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1.27萬美元,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屆時,我國基本跨入高收入國家的門檻,這是一個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歷史性跨越”,中國的改革與發展從此邁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開創新未來的“中國時刻”。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未來30年“兩步走”的戰略構想,為我們繪制了發展的新藍圖和改革的新路徑,是指導我們邁向新征程的行動指南。

從2020年到2035年的第一個十五年,我們的目標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意味著如果一切順利,我們的經濟年均增長速度繼續保持在5%—7%這一中高速增長階段,經濟轉型升級基本實現,創新型國家基本建成,經濟發展質量位居世界前列,經濟總量居于世界首位。屆時,中國的GDP總量將達到35億美元左右,人均GDP達到2.5萬美元左右,處于現在的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城市人口占比將達到70%左右,居民收入水平也會水漲船高。同時,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一個主要標志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現代化”,可以說,社會發展或“社會現代化”是改革“下半場”的中心任務,與“經濟現代化”相比,難度更大,復雜性更強。這就是說,面對“新矛盾”,“下半場”改革重點是著力于“社會結構改革”,改革的成敗決定著能否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全局。

2035年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基本現代化的實現,再用十五年時間,到2050年左右就會在已有發展的基礎上,把中國建成一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中國夢。

總之,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為我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新任務、新路徑,是我們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的根本遵循。

(作者為國家行政學院紀檢監察室主任、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責編/孫娜    美編/楊玲玲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
標簽: 起點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