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等日益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揭示了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建設事業的內在關聯,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逐漸發展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一幅青山綠水、江山如畫的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正在神州大地鋪展開來。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揭示出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規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生動的表達,凸顯出生態環境具有的經濟價值。同時,習近平還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論斷,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使這一思想更加全面、立體。201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中國生態文明戰略與行動》報告,表明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經驗,正在為全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借鑒。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彰顯了以人為本的鮮明價值導向。習近平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些論述展現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懷、政治責任、政治擔當。不僅如此,習近平十分重視維護全球生態安全。他提出了“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等價值主張,并通過積極參與《巴黎協定》的制定和執行,充分彰顯了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負責任大國形象。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體現了制度建設的根本性、長期性、穩定性。他指出,“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盡快把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來,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五年來,中央密集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文件,謀篇布局推進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五年來,環境治理、生態修復領域一項項重點工程頻頻展開,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污染防治實事件件得到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落實到實踐層面,生態文明建設正在廣泛而深刻地改變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貌。
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號召“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和新舉措,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優美環境,為中華民族贏得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