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豐縣的18個鄉鎮中,共有女村書記、村主任16人。王艷秋、張玉霞、趙淑芝、賈曉華等女干部都是西豐縣的村書記,這些女干部積極投身到扶貧事業,在扶貧戰線上辛勤工作,展現了颯爽英姿和巾幗風采,成為推動扶貧攻堅工作的“半邊天”,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女村干部在事業、家庭當中承擔著重要任務,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責任下,女村干部用真情為貧困群眾工作,為脫貧事業奉獻自己青春。她們自強、自立、自尊,在脫貧攻堅戰中創造了可喜成績,作出了突出貢獻。她們發揚優良作風,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立足本職、服務全局,團結協作、解決問題,平衡事業和家庭,她們要比男同志付出更多的艱辛,承受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和委屈。
王艷秋是平崗鎮三合村黨支部書記。王艷秋是一位外表溫柔內心強大的女書記,在她輕聲細語的表達下,很難想象出她在田間地頭、大棚冷庫中的潑辣,就是這樣的一個“弱女子”在三合村創造出一個個奇跡來。2005年,她身上只有5000元就開始了創業,歷盡波折成立了自己的農資商店,自己富了,卻沒忘了村民,為了讓更多的村民發家致富,摘掉貧困帽子,2010年王艷秋以滿票當選平崗鎮三合村黨支部書記。上任之后,王艷秋開始了她實現理想的過程。那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經過幾年的努力,王艷秋成了村民稱贊的致富女帶頭人。2013年王艷秋帶領村里骨干,成立豐秋玉米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土地入股形式創辦,以服務成員、謀求全體成員共同利益為宗旨,成員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合作社里地位平等,管理民主,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盈余主要按照成員與本社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在王艷秋的精心管理下,入社農戶年創總產值達到300萬元,社員人均增收3900元。合作社成立至今,幫助村里50戶脫貧,提高村民整體收入,拓寬村民致富道路。
賈曉華是金星鄉金星村黨支部書記。她時時刻刻按照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無怨無悔。她為困難村民籌集資金蓋房,到現在這筆錢還不能得以償還,但她說:“自己是黨員、是村書記,我不幫誰幫”。縣里成立了“脫貧路上黨旗飄”微信平臺,賈曉華積極參與微信平臺工作,介紹柞蠶放養、收購的經驗做法,為群內成員答疑解惑。金星村主導產業是收購大繭、柞蠶育種,并成立鑫源柞蠶育種基地合作社,帶動100多貧困人口,平均每人收入4000元左右。收購大繭解決務工人員20余人,平均每人收入1萬元左右,通過微信平臺,帶動貧困戶20戶。
趙淑芝是更刻鎮忠信村黨支部書記、村婦聯主席,國家提出精準扶貧戰略時,趙淑芝心思就活躍起來,跑鎮里、縣里,學習政策研究政策,為村里申請政策扶持,在她的堅持下,村里的石壩、水渠、水井得到建設。她為了村里貧困人口盡快脫貧,招商引資,村里先后落戶大繭加工和山野菜出口兩個企業,村民都可以到企業去務工,增加村民收入。趙淑芝任村書記兼婦聯主席以來,為村里新建了村部和文化廣場,組織婦女進行文藝活動,開展廣場舞,救助貧困兒童,忠信村有一名女童父親去世,母親離家遠嫁,她積極幫助申請救濟聯系學校照顧申請獎學金。她還組織婦女進行就業培訓,自2015年先后組織200多人次參加月嫂、育嬰嫂花卉栽培等培訓,增加轉移婦女就業的機會,她滿懷信心地帶領忠信村婦女為早日實現小康生活而努力。
張玉霞是振興鎮德業村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村婦聯主席。張玉霞在為貧困婦女謀福利上狠下功夫,積極爭取婦聯系統的各項扶貧項目,幫助貧困婦女脫貧致富。每年單親母親援建住房開始的時候,她都最早的把村里的單親母親名額統計上來,上報鎮婦聯,經過審批合格后,她就全年跟著建房戶跑,配合鎮婦聯完成建房工作,真正的為村里人要溫暖,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