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全球經濟 > 正文

2018:全球經濟向好的新起點新動力新窗口

中新社北京1月7日電 題:2018國際展望:全球經濟向好的新起點新動力新窗口

中新社記者 肖欣

經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長期的謹慎與悲觀情緒后,國際機構對2018年世界經濟的預期難得地迎來同聲向好。

111

資料圖:紙幣。

全球經濟體實現共同增長

“向好”的標志是全球經濟體經歷漫長復蘇后再度實現“共同增長”。

聯合國《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下稱聯合國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經濟實現了自2011年以來的最快增長,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國家增速高于上一年,“改善是一種普遍現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經濟展望》也稱,十年以來,第一次有這么多國家的經濟增長都在提速。IMF認為,無論從PMI等硬指標還是消費者信心指數等軟指標來看,全球經濟增長日趨強勁。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由經濟增長激發的跨境貿易與投資熱情將壓制保護主義傾向,2018年全球貿易將保持增長,全球并購交易將加速回暖。

“經濟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體首次出現共同增長,我們已經處在復蘇周期的尾聲”,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董事總經理戴樂賢等不少分析人士向記者樂觀研判,2018年全球經濟或已站在新增長周期的起點上。

新興經濟體增長動能穩定

“向好”的信心來自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已成長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

縱觀各機構對2018年經濟增速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值平均值約3%,大部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在2%左右,美國約3%,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預期約為5.5%,對于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普遍超過6.5%。

聯合國報告指出,東亞和南亞將是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和增速最快的區域,2017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約占三成。在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強勁的個人消費、較高出口、穩健的宏觀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等多重利好因素帶動下,未來兩年,該區域經濟增長將保持穩定。

科技創新引爆新核心動力

“向好”的希望還來自于新動力已出現。全球經濟從危機中復蘇的十年間,科技創新也完成了一個完整的進化周期,從基礎技術創新、技術應用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走向新一輪技術創新。

如英國《金融時報》所指,當主要依靠資本的力量已經不足以拉動經濟繼續前行的時候,技術走向前臺,成為新形勢下經濟驅動的新的核心動力。

在可預見的2018年,各國政府更務實地出臺政策搶占科技高地,多舉措鼓勵創新研發。發達國家力圖維持既有優勢,發展中國家為“彎道超車”蓄勢待發。中國表現亮眼,創新力排名連年攀升,領跑發展中國家。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物聯網、區塊鏈、云計算等被業界預測將在2018年迎來“紅利期”,普通人將接觸到大量真正的智能應用。科技咨詢機構Gartner公司高管合伙人龔培元表示,“人工智能2016年還處于概念熱炒階段,2017年沉淀下來出現應用級產品,2018年將進入應用爆發期”。

改革迎來機會窗口

盡管短期前景有所改善、積極進展讓人更有信心,但威脅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各類風險尚未根本解決。

聯合國報告指出,仍面臨的風險包括貿易政策改變、全球金融環境突然惡化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的日益緊張。

IMF駐華首席代表阿爾弗雷德·席普克(Alfred Schipke)認為,對政策制定者而言,如何確保利益廣泛分享、提高潛在產出和增強對下行風險的抵御能力應成為決策重點。他指出,全球經濟活動中可喜的周期性回升為解決關鍵挑戰提供了機會窗口,“當前時機正好,應該行動起來”。

[責任編輯:銀冰瑤]
標簽: 全球經濟   新興經濟體   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