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嶄新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歷史、建黨以來90多年的歷史、建國以來60多年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歷史等多個歷史維度,深刻地論述了我們黨的偉大歷史使命。他多次指出,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其歷史使命就是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不管發展到什么時候,黨的初心都不能改變。
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其歷史使命就是要團結和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為實現這個偉大夢想,我們黨領導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制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習近平同志諄諄告誡全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為了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圍繞“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圍繞“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圍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行了深入的理論闡述和實踐探索,取得了豐富的思想成果。
在此基礎上,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四個偉大”思想,將我們新時代奮斗的宏偉目標、巨大動力、政治保證、偉大任務歸納為一個有機整體。這在我們黨的發展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史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乃至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都是第一次。這“四個偉大”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這一思想充分體現了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團結奮斗的理論和實踐的新特點。“偉大夢想”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來,解決了思想渙散、價值混亂的問題;“偉大斗爭”把全體人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解決了多年來難以解決的黨風、政風、社會風氣不純問題,也解決了我國在國際事務中處于被動局面的問題;“偉大工程”使全黨的思想、組織純潔起來,清除了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增強了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偉大事業”把每一個社會成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使得經濟社會發展更具活力,成就更加喜人。
“四個偉大”思想的提出,既是對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的新理論和新實踐之經驗的深刻總結,又是指導未來發展的偉大指針,為我們更好地認識和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科學遵循。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嶄新認識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極大地深化了我們對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為我國社會的未來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堅定不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的。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他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歷史證明我們堅持的這條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改變。
當然,這條新路還在不斷開辟和探索中,其內涵在不斷豐富。比如,在關于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問題上,鄧小平突破傳統上對社會主義的理解,提出“三個有利于”標準。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本質問題上,他概括出五句話,即“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后實現共同富裕”。這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后來,中央領導同志把“民主”與“和諧”作為社會主義本質內容,豐富了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把“公平正義”作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提出來,實現公平正義,最根本的就要實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目標。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把“美麗”加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目標,提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就告訴我們,社會主義不僅是經濟上富強的、政治上民主的、社會上和諧的、精神上文明的,而且在生態上是美麗的。習總書記的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使我們對科學社會主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更加堅定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習近平同志多次指出,要堅定“四個自信”。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十九大報告進一步系統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方面的內涵,用八個“明確”來闡述,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十九大還明確定位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