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獨家連線 > 正文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為什么中國經濟未來是光明的

作者:黃有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溫思敏講座教授

【專題】十九大·理論新視野

1509334451966

中國共產黨十九大閉幕,會議中所提出的新時代宏偉目標是否能夠實現,與中國今后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關系。

中國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從何而來?

第一,改革開放政策逐步解除了以前的公有制計劃經濟的桎梏,發揮了市場調節的功能,通過國際貿易取得比較優勢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包括企業家、工人、農民等幾乎全體中國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使經濟高速發展。這是所謂“中國奇跡”的首要原因,而且相當明顯。

第二,中國的后發優勢。改革開放使中國通過國際貿易、投資和其他渠道取得比較先進的生產與經營管理技術,因而能夠快速增長。經濟學家林毅夫強調過后發優勢,他指出,人們沒有看到拉美國家在幾十年前處于那個收入水平的時候,美國的收入比現在的收入低很多。所以,對比美國當時的收入百分比來講,拉美國家大概是40%,中國現在相對于美國只有20%多,離40%還差很多,趕超的空間比以前拉美陷入中等收入的時候還大,因此后發優勢還有很大的空間。

第三,港澳、臺灣地區與海外華人,包括企業家、投資者、經管科技學術人員等,一方面是改革開放后的大陸為他們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另一方面是華裔情結使他們大量回到大陸投資、開辦企業、傳授知識等,這些直接或間接提高了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

第四,華人勤奮耐勞、有經商辦企業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后得以發揮。

第五,華人有未雨綢繆、福及子孫的傳統,因而有很高的儲蓄率,提高了資本累積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十九大提出了兩個時間點:2035年與2050年。如果從今年(2017年)到2035年,人均實質收入的增長率平均每年是5.5%,到2035年將會是今年的2.62倍多,早已超越高收入水平的門檻。如果從2035年到2050年,人均實質收入的增長率平均是4.5%,到2050年會是2035年的1.935倍,今年的5倍多,將是高收入水平的高端。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方法,包括繼續改革開放,增加對市場的利用,放棄不必要的行政限制等。根據十九大報告,可以相信改革開放會繼續。因此,可以預見中國不但會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會在人均收入上超英趕美。

 

責編/賈娜 李一丹

[責任編輯:王卓怡]
標簽: 黃有光   十九大   域外專家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