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如何看待地方黨政領導“網紅”推銷

【摘要】地方黨政領導為地方經濟“站臺”和“代言”的做法受到人民群眾廣泛的認同與支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以強有力的領導力來引領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只要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宗旨,遵循新發展理念的指引,所有的領導角色創新都值得我們鼓勵和肯定。

【關鍵詞】領導干部  領導力  角色創新   

【中圖分類號】C933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飛速變化的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情勢,給各級領導干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角色、承擔好自己的職責,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有所作為,是每一位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需要深入思考的新課題。面對新課題,部分領導者作出了大膽的嘗試,例如,一些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積極為地方經濟站臺、爭當當地旅游業“代言人”,這些領導干部著眼于地方經濟發展,順應時代潮流有效發揮了領導力。

地方領導干部的角色定位

地方領導為當地經濟產品“站臺”是領導角色勝任能力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加拿大管理學家亨利·明茨伯格認為,領導者有三大類角色,即人際關系方面的角色、信息方面和決策方面的角色。信息類角色又包含三個具體角色,即“檢測器”“傳播者”和“發言人”。“檢測器”要求領導者要及時了解、掌握組織內外部環境變化的信息,不斷調整優化組織以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傳播者”指的是領導者需要將外部信息準確傳遞到組織內部各個層級;“發言人”指領導者代表組織,將組織內部的信息傳播給外部。若將明茨伯格的理論同當前的政治經濟情勢相結合,那么當前,黨政領導干部應當怎樣扮演好這幾個角色?

首先,負責經濟工作的領導干部需要了解國際、國內經濟業態的發展趨勢,引導地方經濟向綠色、環保、信息、智能等朝陽行業轉型。其次,地方領導干部要逐級準確傳遞中央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內的重要戰略、政策精神。使各級干部全面理解中央經濟轉型的戰略決心,改變傳統的經濟發展策略,從高投入、高耗能、高排放型經濟轉向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型經濟。再者,地方領導需要走出去,向外部展示當地鼓勵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舉措,推廣宣傳當地的新產品、新服務,真正做到為當地經濟“站臺”。

地方領導干部需要具備什么樣的勝任能力

美國管理學家、組織發展理論創始人沃倫·本尼斯認為,領導力包含四個核心能力,即吸引關注的能力、管理價值的能力、管理信任的能力和管理自我的能力。其中第一項能力就是吸引關注的能力,領導者不能引起關注,自然無法引起追隨者的興趣,也就無法擴散自己的影響力。依此角度,一些地方黨政領導“蹭熱點”,吸引大家關注當地產品和服務,成為推銷經濟產品的“網紅”,實質上是領導力的具體展現。要求行政系統的領導者具有經濟管理方面的能力素養,已是一些發達國家的明文規定。美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由聯邦人事管理辦公室開發了高級文官的核心勝任能力架構,其中包括引領變革的能力、領導他人的能力、結果驅動力、敏銳的商業管理能力、溝通聯盟的能力等。英國2010年對行政系統領導者的能力架構進行修訂,提出了新的三大模塊能力架構,包括領導力模塊、戰略管理模塊和服務提供模塊。服務提供模塊包含創新改進服務、計劃與優先權管理、服務提供模式與角色、績效和成本管理。澳大利亞規定,高級公務人員能力架構由五方面的能力組成,分別是戰略思維、達成結果、富有成效的工作關系、個人追求與正直以及具有影響力的溝通能力。

目前,我國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各級黨政領導的能力架構,但是,各級組織部門在領導干部選拔與考核過程中,一直堅持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的綜合考察。能力和績效一直是考察的核心要素,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下,經濟管理方面的能力始終是領導干部需要關注的核心能力。由此看來,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方面,領導干部經濟管理方面的能力都是領導勝任能力的核心組成部分。至于如何結合國情和時代特征形塑領導干部經濟服務能力,我們需要思考下面的問題。

地方領導干部如何進行角色創新

當前,改革步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地方黨政領導把握好角色創新的方向和原則尤為重要。首先,須牢記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初心。地方經濟發展為了什么?經濟發展讓誰得利?領導干部為哪些人的利益站臺?這些問題的答案離不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立黨之本。從毛澤東時代的“為人民服務”,到習近平總書記的“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黨對“人民”理念的堅持與傳承。地方經濟發展得好不好,不能單單看政績,不能單單看GDP數字,而應讓當地人民有真真正正的獲得感。人民不是虛無的稱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的集合”。偏離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就可能是僅讓小部分人得利的發展模式,為這類經濟項目站臺就是為個別利益群體站臺,假如將自己的“私心”摻入地區經濟發展大局,那將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懲治對象。地方經濟發展應著眼于人民群眾的利益,要贏得大多數人民的支持和認同,讓人民共享經濟發展紅利。“以人民為中心”是領導角色創新的價值標準。

新發展理念是領導角色創新的方向與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各級領導干部的砥礪奮進,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推出的各項改革方案離不開各級領導干部因地制宜的強力執行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是地方行政決策的指揮棒。創新發展要求地方領導者摒棄傳統投資驅動、資源驅動的粗放發展之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創新驅動引領地方經濟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做創新經濟的支持者和代言者;協調發展要求地方領導干部關注城鄉發展的平衡,關注地區之間的平衡;綠色發展理念在環境問題突出的地區顯得尤為重要,2017年,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治理環境污染的政策措施,地方黨政領導需要認真領會、貫徹執行,放棄污染企業所帶來的短期效益,鐵腕治理環境,遏制污染蔓延,給人民群眾一個綠水青山的環境;開放發展是我國1979年以來發展經驗的提煉,地方黨政領導應抓住機遇積極融入國家開放發展大勢,從世界經濟發展中尋找當地經濟發展的新機會;共享發展要求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要求各級領導者對相對落后的地區、弱勢群體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做出具體的制度安排。

領導干部要契合時代潮流融入群眾。伴隨著時代的變遷,領導者的角色創新也需做到與時俱進。影響領導者角色選擇與調整的時代因素有兩個,一是技術手段的變革,二是公眾需求偏好的變化。信息技術迭代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信息技術的進步改變了人們溝通的方式,增加了溝通的速度和效能。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融入信息社會的大潮,擅于運用現代化手段發揮領導力。例如,一些領導干部運用微博、微信等傳播載體傳遞地區發展信息、展示地區發展形象,同時可以與公眾進行良好的溝通互動。我們的領導干部要注意學習和掌握現代信息溝通工具,時代不同,人們的興趣偏好也在不斷變化,各級領導干部需要了解不同群體的興趣偏好,以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與他們進行溝通會事半功倍。

地方黨政領導為地方經濟“站臺”和“代言”的做法受到人民群眾廣泛的認同與支持。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地方黨政領導干部以強有力的領導力來引領和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只要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宗旨,遵循新發展理念的指引,所有的領導角色創新都值得我們鼓勵和肯定。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責編/潘麗莉  趙橙涔(見習)    美編/于珊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黨政領導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