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與應用
在醫療衛生服務領域,“互聯網+”技術是基于相關模塊與系統,如醫院業務管理系統、電子病歷系統、臨床應用系統、慢性疾病管理系統、區域醫療信息平臺、臨床支持決策系統以及公共衛生監測報告系統等,賦予醫療衛生服務一個創新發展的理念與生態環境以及社會健康治理模式,實現了對人的智慧醫療服務和對物的智慧管理流程,促進了傳統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由專業化與碎片化服務向集約化與系統化方向發展。
“互聯網+”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應用一般分為兩類:臨床醫療服務,即“互聯網+”臨床醫療服務;健康咨詢與信息服務,即“互聯網+”健康服務,屬于非臨床醫療服務的輔助、支持范疇,包括提供預約診療、院內導航、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劃價繳費、健康教育等服務;還包括慢性病咨詢、健康指導、疾病風險與健康評估等。“互聯網+”臨床醫療服務是具有資質認證的醫務人員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的臨床診療服務,包括遠程醫療、互聯網診療以及互聯網醫院服務。遠程醫療包括病理診斷、影像診斷、監護、會診等,屬于醫療機構之間或醫務人員之間的協同診療服務,醫療機構間需事前簽訂協議,并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醫療風險。互聯網醫院包括基于“互聯網+”技術的虛擬醫院,主要通過互聯網平臺提供醫療服務,或與一些線下醫療機構開展協作;也包括實體醫療機構應用“互聯網+”技術拓展與延伸醫療服務范圍,即通過遠程病理診斷、影像診斷、監護、會診等方式,實時獲得相關病人的全面醫療信息等,并給予患者安全監護或臨床醫療指導服務,幫助人們隨時聽取上級醫生建議,獲得各種臨床治療與健康相關信息,改變了只能前往醫院“看病”的傳統就診模式。
“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提升與拓展了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與范圍。在消除、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控制疾病、推動健康促進、提升健康素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輔助與支撐作用。如電子健康檔案的建設,實施從出生到死亡的個人健康狀況全面記錄,并從社會、心理、環境、營養、運動、醫療、體征等整體與連續性角度,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系統健康管理服務,指導人們有效地維護自身健康;同時,依據大數據,特別是傳染病直報信息、醫院的病歷信息、社會行為與個人消費的公共信息,對新發、突發傳染病及早提出防控措施;分析確定某類疾病的易感人群和易發地區,從而采取相關措施控制其流行;通過電子化的、在線預約的簽約服務,開展健康實時監測、雙向轉診、在線健康教育、醫患實時溝通服務等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還可以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改善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能力;通過網絡推送健康知識,強化預防意識,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從被動診治轉變為主動預防,從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另外,基于健康管理,整合多渠道采集的信息豐富個人健康檔案,提供從預防、診斷、治療到康復等全生命周期的連續型服務,將碎片化、非連續的服務轉化成連續的、整合性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