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醫療平臺和社區。在線醫療平臺和社區主要是以媒體和在線社區為載體,匯集醫療和健康相關信息,為用戶提供信息或信息交流的平臺。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越來越成為人們獲取醫療信息的來源,據美國的一項調研顯示,72%以上的互聯網用戶表示在過去的一年內有通過互聯網搜集醫療信息的經歷(Pew, 2013)。因此,隨著醫療和健康信息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在線醫療社區和平臺被建立(Agarwal et al, 2010)。在美國,在線醫療社區和平臺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讓患者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支持,例如patientslikeme.com;另一類是讓患者評論和評價醫生,例如zocdoc.com。在中國,該類社區和平臺除了為患者之間提供信息交流外,還融合了在線醫療服務,例如預約、轉診、門診患者回訪、術后患者監控等醫患之間的交流。另外,還形成了以醫生資源為依托的醫醫交互平臺,為醫療專業人事提供文獻服務、信息分享和藥物信息,例如丁香園。
在線醫療服務。在線醫療服務是指通過互聯網傳遞的醫療和健康服務(Castrén et al., 2008)。由于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衡和不易獲得性,導致有些人群很難獲得需要的醫療資源,因此服務提供商通過互聯網的手段,讓醫生、醫院提供在線醫療服務,突破地域因素對醫療資源分配的限制。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局限性,僅有部分醫療服務可以通過在線渠道傳遞,例如在線醫院流程、在線健康咨詢、在線患者教育等。
在線醫院流程是利用互聯網優化醫院就醫流程,主要是讓患者通過互聯網進行掛號、預約、繳費和診斷等。主要的服務提供商有掛號網和就醫160。此外,有些醫院也會通過自己的官網向患者開放在線醫院流程服務等。在線健康咨詢是一種主流的在線醫療服務,主要是患者經過互聯網遠程咨詢醫生,例如通過在線問答、語音和視頻等進行交流。由于法律法規的限制,當前個人在線健康咨詢還停留在健康咨詢層面,醫生不能進行遠程診斷,涉及到診斷和開處方的環節只能在機構與機構之間的遠程醫療中實施。此項服務可以作為患者就醫過程中的第二信息源,讓患者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獲得術后的信息和心理支持(Zhang et al., 2017)。
在線患者教育是通過遠程渠道向用戶傳授健康教育的過程,主要通過遠程視頻方式用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涉及到的健康知識主要是疾病的預防、慢性病管理、健康保健知識等。由于盈利問題,此方面的服務發展較慢。
移動醫療服務。移動醫療服務可以被定義為通過無線信息和通訊技術傳遞醫療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移動設備接收信息,例如手機和平板電腦等(Akter et al., 2011)。從廣義上來看,移動通訊設備也可以提供在線社區和在線服務,這里的移動醫療服務主要是指通過移動監測設備收集和采集個人健康信息,并基于此信息提供移動醫療服務的過程。由于移動技術的特性,移動醫療服務可以提供及時、便捷和靈活的醫療服務,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身體特征、運動特征等實時數據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健康監測服務。
移動醫療服務中主要的部分是移動醫療監測服務,布魯金斯和全球移動通訊協會預測移動醫療監測服務將會占移動醫療市場的三分之二以上(PwC and GSMA, 2012)。移動醫療監測服務的現實過程主要有三步:(1)通過移動監測設備獲取用戶實時健康指標;(2)結合用戶其他健康數據(體檢數據等)進行健康數據分析;(3)根據分析結果向用戶發送健康反饋或疾病預警。此項服務特別適合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進行身體指標的監控和疾病監測,從而進行健康管理和干預。
醫療大數據分析?;ヂ摼W醫療的長遠發展需要與醫療大數據結合,從醫療大數據分析中提升健康服務的寬度和廣度。傳統醫療過程中的患者就診流程、臨床醫療過程、制藥企業、生物統計研究等方面產生了大量醫療大數據。通過醫療大數據分析,可以提供新型互聯網醫療服務,為居民、醫療機構進行健康管理提供便利。
通過醫療大數據分析建立居民健康服務標準化流程,為居民提供前瞻性、個性化、精準化的醫療指導;可以通過互聯網服務進行家庭式健康管理,減少患者住院時間、門診量,從個體層面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水平;也可以將互聯網輿情監測和醫療大數據分析相結合,預測急性病、流行病、常見病傳播趨勢和途徑,提醒居民及時做好預防措施,從群體層面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水平。
互聯網醫療研究現狀
互聯網醫療領域的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服務設計研究、使用行為研究、社會影響研究。
服務設計研究?;ヂ摼W醫療服務設計方面的研究主要遵循設計科學的范式,研究如何對服務進行設計,以及如何進行服務管理。下面將從這兩方面舉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