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破局之變

——淮南謝家集區轉型升級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資源型城市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是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淮南市謝家集區作為以煤炭資源為核心支柱產業的資源型城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在探索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之路,其有益經驗值得學習借鑒。

謝家集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部,淮河與東淝河之間,是淮南市西部中心城區,轄區人口32.61萬。區境內農業物產、礦產和山水資源豐富。謝家集區是因煤而建、緣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區,以煤炭資源為核心的支柱產業的主導作用明顯。但近年受國家“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山石資源、區屬煤礦政策性關閉等多種因素影響,煤礦、山石開采等已全部關閉退出,支柱產業持續衰退,城區老工業區擠占城市空間、采煤沉陷區治理等問題凸顯,資源過度開發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也逐漸顯現,城市轉型發展迫在眉睫。

為迅速扭轉發展態勢,破解發展難題,謝家集區積極貫徹國務院、安徽省關于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戰略部署,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著力推進城區經濟結構調整和城市功能優化升級,加速對老工業區進行搬遷改造,對企業實施轉型升級,注重生態修復項目建設,持續推進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堅定走上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調研表明,謝家集區能夠在轉型發展中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是做到了“三區”建設和“三個結合”。以商貿物流服務業、機械制造產業、現代農業及農業產業化“三大主導產業”為核心,強力推進產業轉型先行區、現代服務聚集區、生態修復示范區“三區”建設,做到了產業轉型發展與創新社會治理相結合、轉變發展觀念與主動學習探索相結合、區位優勢與生產發展相結合,使謝家集區從一座資源枯竭的“發展乏力”之城,加速轉變為一座多元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的“重煥活力”之城。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產業轉型先行區建設

規劃先行,落實轉型戰略。通過科學規劃,能夠確定轉型方向和戰略,使轉型的方針、模式通過文件的形式落實下來,也使未來的轉型工作有方向可循,有文件可依。謝家集區立足區情,著力打造以蔡家崗商圈為中心的商貿物流服務業、以高新區智造園區為平臺的機械制造產業、以品牌農產品為先導的現代農業及農業產業化“三大主導產業”,為走好轉型發展新路繪好藍圖。此外,參與編制《淮南市城區老工業區整體搬遷改造實施方案》和《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對全市非煤礦山進行專項整治的通告》,出臺《謝家集區非煤礦山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全面規劃城市鋼鐵廠、煤礦企業和主要建筑石料公司的搬遷和整改,統一規劃用地,優化產業布局,壓縮產能總量,為發展現代服務業、建設智造園區打好基礎。例如,中國建材集團凱盛重工集團搬至淮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20億元,占地800畝,分二期建設。原廠址476畝已被淮南市統一收回儲備,用于商業及居民用地。

升級改造,豐富產業板塊。資源型城市產業發展單一且不均衡,難以形成產業吸引力。因此,要想激活區域經濟活力,就需要豐富產業板塊,全面升級改造,發展接續產業從而構建新的經濟支撐體系。一是主抓支柱產業升級改造。謝家集區緊抓轉型升級機遇,重點對區內宏泰鋼鐵公司進行改造升級,并以宏泰鋼鐵公司為核心企業,規劃建設淮南高端金屬制造產業園,形成不同產業集中發展的格局。宏泰鋼鐵公司作為皖北地區唯一布點規劃的鋼鐵企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環保型、短流程工藝煉鋼企業,市場輻射面廣,原料供應充足,發展潛力巨大。2016年12月實現公司重組,后投資7億元徹底淘汰原中頻爐落后產能。新上特鋼生產線在生產工藝、環保節能等諸多方面均居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水平,企業市場競爭力強。宏泰鋼鐵負責人林華情向調研組一行介紹到,目前企業正全力加快升級改造,預計2018年完成新生產線安裝調試并正式投產,年產值可達2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億元。二是大力發展新能源基地。謝家集區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著力推進太陽能、風能發電等新能源產業項目落地。區內先后建成淮礦電力李一礦、北鑫、信義等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14.8億元,裝機規模120MW,初步形成了以光伏發電為主體的新能源基地,不僅實現了清潔生產,還使企業用電實現了自給自足,節約了生產成本。位于產業園區的美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通過自建光伏電站供給企業用電,環保又經濟。三是打造特色文化板塊。謝家集區圍繞豆腐文化、淮河文化等推動建立集保護傳承、傳播推廣、產業集聚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板塊,積極將本地文化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既拓展了企業營銷模式,又以可見、可感、可參與的形式,實現了對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以位于中國豆腐發祥地、淝水之戰古戰場的淮南市碗碗香豆業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除常規的豆制品生產、物流等環節外,碗碗香還獨辟蹊徑將漢學文化傳承、豆腐文化體驗等開發為特色旅游項目,目前正著力打造豆腐小鎮,形成一個集豆腐商貿旅游、豆腐文化體驗、休閑旅游于一體的豆腐商貿文化園。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打造現代服務聚集區

打造高新區智造園,解決周圍片區職工就業問題。資源型城市是產業工人最為集中的地方,為解決因礦井關閉而失業的工人就業問題,謝家集區堅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與擴大就業良性互動,高起點高規格重點打造了高新區智造園,促進并引導工業企業及相關生產要素向智造園區集聚,重點培育了一批帶動就業能力強、市場前景好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組團式協調發展的智造園區發展布局,實現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園區正式入園企業54家,建成投產企業47家,初步形成新材料、機械制造、紡織服裝三大產業功能區。2016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5億元,稅收3500萬元,解決了千余名工人的就業問題。園區內的安徽南澳地毯有限公司作為全國針刺地毯的龍頭企業之一,主要生產汽車內飾材料、民用地毯,吸引了大多周圍轄區居民入園務工;以“做好企業、造福職工、奉獻社會”為企業宗旨的美亞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吸納了大量下崗職工及周邊居民為專業技術人員,大力改善了職工工作環境,也大幅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使產業轉型與新興城鎮化建設實現了協調發展。

建設商貿物流服務區,提升城市整體發展水平。謝家集作為連接安徽南北的樞紐,是面向皖北、承接商貿流通的重要橋頭堡。為充分發揮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區的政策優勢,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謝家集區通過打造“三大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商貿物流服務區。一是通過推動主城區地下商業街、購物廣場、購物公園等項目建設,實現與周圍商城的連片發展,形成以蔡家崗商圈為中心的生活區服務業。二是以鐵路貨運基地為龍頭的貨運集散中心,依托合淮阜高速、S102省道、商杭高鐵、引江濟淮、水張鐵路穿境而過的交通優勢,鐵路、港口強大的運輸能力,著力布局大型現代貨運集散中心,構建多式聯運交通樞紐,為商品輸送、貿易投資等提供了便捷,增強了經濟發展活力。三是以農批物流園為龍頭的農副產品綜合交易中心。著力打造以農副產品批發為主,集市場交易、倉儲物流運輸、電子商務、會展及生活配套設施為一體的大型農產品物流園,實現“農批對接”,打造輻射皖北地區農副產品綜合交易中心。

以生態修復為根本,推進城市轉型發展

爭取扶持資金,集中推進生態修復項目。謝家集全區采煤沉陷總面積約2136公頃,最大下沉28.19米。采煤沉陷區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社會問題日益突出。為此,謝家集區大力爭取扶持資金,盤活采煤沉陷區可利用資源,全面做好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努力解決好采煤沉陷區長期形成的歷史欠賬。目前,一是積極推進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進展,實施了淮西湖及申報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唐山礦業旅游主題公園等5個子項目實施,總投資約14億元,綜合治理面積1504公頃。二是協力推進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項目,如謝家集區應臺孜煤場生態修復工程、謝應路土壤污染治理及生態修復項目,共投資400多萬元,栽種苗木15公頃;謝家集區文山片區山體修復及環境治理工程列入全國重點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庫,共100公頃,總投資1.2億元。生態修復項目在采煤沉陷區全面鋪開,治理成效顯著。淮南市再生資源物流中心是生態修復、廠區重建的典型案例。調研組一行走進物流中心,區發改委主任王全介紹道:“這整塊區域之前就是采煤沉陷區的廢棄土地和煤礦棚戶區改造的舊址,改造回填之前垃圾成堆,根本沒法看。”但現在呈現在調研組一行眼前的這片土地,已經是倉庫連片,貨物運輸車輛往來不息,一片繁忙景象。

盤活土地資源,加快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現代農業農村建設,就是要強調多功能農業發展的創新與運營,以打造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共享農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的田園綜合體為突破口,提升農業產業附加值,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謝家集區是淮南西北城區,區境氣候溫暖濕潤,出產豐富,是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的“米袋子”“菜籃子”“魚池子”和“果盤子”,農產品特色突出。近年來,謝家集區通過將原礦區散戶整體搬遷,回收土地統一規劃,利用采礦沉陷區大力發展種養殖業和農業旅游項目,加快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建設。例如,以傳統豆制品開發為先導,大力發展樹玫瑰、黃金梨、葡萄、草莓、優質稻米和銀魚、瓦蝦、毛蟹等名特優種養植產業,以沿湖各主態休閑示范基地、創意旅游示范村、花海芳田色彩度假基地為抓手,打造瓦埠湖湖岸經濟,將瓦埠湖北岸建設成融生態觀光、現代農業旅游、文化休閑、田園度假等功能于一體的國內重點現代農業旅游示范區。

謝家集區的破局和轉型實踐,帶來三點調研啟示

第一,政府應加大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為企業做大做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的發展環境。資源型城市轉型既存在歷史欠賬太多的問題,又面臨現有的價格調整、自身調整能力較弱的難題,因此必須由政府主導,出臺一些投資、稅收等優惠政策,協助企業爭取國家及省級專項資金,或設立轉型基金,增強企業轉型發展實力,引導企業順利完成轉型。

第二,應增強科技創新助推轉型的能力。資源型城市長期依托資源產業發展,現代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大多處于起步階段,在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集聚能力弱,從而造成了本土科研資源匱乏,創新水平低的局面。在當今科技創新為第一驅動力的今天,要想加快轉型步伐,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實現綠色生產,應將科技創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放在重要位置。具體到區域發展,一方面,應增加科技創新建設經費的財政撥付,設立高新產業的投資引導資金;另一方面,應加強與國內知名高校與重點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為提高地區產業創新發展能力、提升企業高新技術制造水平,增強企業職工各項技能,搭建平臺做好支持。

第三,應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資源,增強開發力度。文化為區域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一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深厚根基和寶貴財富。因此,城市的轉型發展應兼顧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設,力推文化惠民,實現鄉鎮文化站、流動圖書館、文體活動中心等的全區域大覆蓋,筑牢區域文化陣地,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文化發展的成果,豐富民眾精神文明生活,提升生活質量。

(調研組成員:陶建群    周曉燕    劉芋藝)

責編/陳楠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渴]
標簽: 謝家集區   淮南   實踐   升級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