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重要方式之一,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對于鄉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一方面要立足于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對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兼顧旅游產業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為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關鍵詞】鄉村旅游 產業化發展 農村經濟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識碼】A
“三農”問題作為我國民生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綜合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進展,糧食生產能力跨上新臺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深入,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也取得了較大進步,以農家樂、農業生態園、古村落文化休閑等為主要發展形式的鄉村旅游產業逐漸形成和發展,在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和滿足個性化旅游需求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鄉村旅游產業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提升改進,從而確保鄉村旅游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能夠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提升鄉村經濟的發展質量
作為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元素,無論是對于鄉村自身,還是對于整個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鄉村旅游產業都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首先,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能夠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從資源角度來看,鄉村旅游的產業化發展是通過對鄉村獨有的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來滿足人們休閑娛樂的需求,從而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雖然鄉村擁有的資源量并不比城鎮少,但其發展卻相對滯后,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導致不少有價值的資源被擱置或浪費。相較于傳統的鄉村發展資源而言,鄉村旅游文化資源具有獨特的價值和魅力,能夠為鄉村經濟的長期發展提供有效支撐,拓展鄉村發展的路徑。例如一些生態農業園除了開設農業觀光、農產品采摘等旅游項目以外,還會提供食宿服務,借助產業化經營吸引更多的游客,激發農村發展新活力。
其次,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能夠提升鄉村經濟的發展質量。當前我國鄉村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于土地資源,這種較為單一的鄉村經濟發展方式雖然能夠滿足廣大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在提升鄉村經濟發展質量方面卻僅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尚且未能與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要求相適應。因此,如何拓展鄉村經濟的發展渠道、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是當前需要重點研究和探索的問題。通過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一方面可以豐富鄉村資源的利用方式,完善鄉村經濟的發展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產業化發展帶動鄉村經濟轉型升級,使原本單一的經濟發展模式逐步趨于多元化和現代化。
當前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缺乏有效管理,創新力度不足
無論是對于鄉村經濟的發展,還是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鄉村旅游產業都展現出顯著的推動作用。然而就當前我國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的現狀而言,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缺乏有效管理。不管是對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是對相關資源的管理和維護,目前鄉村旅游產業都缺乏常態化、規范化的管理,導致一些地區的資源利用率較低,這種不兼顧可持續性的發展方式往往難以對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作用。例如一些農業生態園由于缺乏科學管理,致使野生資源數量和種類銳減,導致生態園的旅游資源遭到破壞,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產業化發展的質量。就當前一些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而言,開發者往往以營利為目的,商業性活動居多,這種項目開發模式雖然能夠借助市場化運營提升經濟價值,但卻往往因過度依賴資源消耗而導致農村生態環境惡化。還有一些農產品采摘項目為了增加單位面積產出,過度使用化肥,導致土地產出量逐漸降低,難以實現綠色發展。
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創新力度不足。就當前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言,創新力度不足成為其中的一大短板。這一方面體現在缺乏創新性的動力支撐,產業發展沒有制定長遠目標、發揮特色優勢;另一方面體現在缺乏人才支持、缺少創新驅動,導致旅游項目同質化現象突出,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制約了鄉村旅游的產業化發展。因此,鄉村旅游產業需要立足于資源本身,加大創新力度,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的產業鏈、價值鏈。
加強對鄉村旅游產業的有效管理,優化發展模式,提高創新水準
針對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面對的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我們有必要從鄉村旅游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深入研究和創新實踐。
加強對鄉村旅游產業的有效管理。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為鄉村經濟提供一種常態化、持續化的發展路徑,使其能夠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不斷提升鄉村經濟的發展質量。如果沒有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鄉村旅游的產業化發展也將無從談起。因此,我們要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對此,我們不僅要強化相關旅游開發者和管理者的綠色發展意識,提升鄉村旅游資源利用率,使資源的價值得到有效發揮;還要以質量為核心,科學規劃鄉村旅游的發展方向,不斷豐富產業化發展的內涵。
優化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首先,要改變舊有的以經濟利益為主、追求短期經濟利益的發展思想,基于鄉村經濟良性發展的視角來統籌相關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資源保護為主,資源開發與利用為輔的思想主導鄉村旅游的產業化發展;其次,要轉變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參與者的經營思路,使其充分認識到旅游資源對于自身長遠利益實現的重要影響,在日常經營管理中重視對旅游資源的保護。
提高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的創新水準。首先,要加大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為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有效解決相關人才匱乏的問題;其次,要對現有的鄉村旅游項目經營者和管理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其通過系統化的學習豐富認知、開拓視野;再次,應加大對創新型旅游項目的支持力度,鼓勵更多人參與到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的創新工作之中,優化產業發展模式,滿足廣大旅游客源更高層次的需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鄉村旅游不僅可以脫貧,也可以致富;不僅可以為鄉村創造物質財富,而且可以提升其精神文明程度。作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重要方式之一,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對于鄉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開展的情況下,我們一方面要立足于鄉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對鄉村旅游產業化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兼顧旅游產業化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為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作者為重慶三峽學院講師)
【注:本文系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萬州區鄉村旅游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7SKG165)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作重要講話》,新華網,2017年12月29日。
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③孫赫:《山東省鄉村旅游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模式探析》,《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年第11期。
責編/王妍卓 美編/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