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一早,在雄安新區白洋淀湖畔的旅游東路上,環衛工人老孫正準備如往常一樣打掃路面,一輛從未見過、造型奇怪的掃路車卻出現在他視野中。這輛車前面戴著幾個攝像頭,頭上還頂著一個“小轉盤”——這是一臺被稱為“蝸小白”的無人駕駛掃路車,可以在雄安新區自動駕駛清掃道路,未來可能會取代老孫的工作。
在老孫看來,被眼前這個“新玩意兒”取代可能還為時過早;但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前沿、成熟的科技手段已經開始在腳下這片土地逐漸應用。與八九十年代的深圳和之后的上海浦東一樣,雄安新區雖然起點低,甚至被視為一張白紙,但有著無限的可能。
在“千年大計”政策的支持下,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的幫助下,一座充滿科技感的智慧城市即將在雄安新區誕生。
科技力量匯聚雄安成科創新高地
如今,“千年大計”雄安新區的規劃呼之欲出。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2月25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在北京召開,討論修改后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要把雄安新區建成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雖然總體規劃尚待審批,但雄安新區的建設已吸引眾多科技力量參與。在目前已獲得批復可以入駐雄安新區的企業中,除央企外,規模較大的就是以“BAT”(百度、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科技企業。眼前這片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始成為科技創新的新溫床。
2017年9月28日,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發布消息稱,按照嚴控入區產業的原則,經過審核,首批48家企業獲得批準在新區設立公司,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金融、360奇虎、國開投、中國電信、中國人保等知名企業。
這48家企業全部為高端、高新企業,其中前沿信息技術類企業14家,現代金融服務業企業15家,高端技術研究院7家,綠色生態企業5家,其他高端服務企業7家。早期入駐雄安企業以科技、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為主。
一個沒有成熟產業體系的新區建設為何首先要批準、引進科技企業?按照設想,雄安新區將高標準、高起點起步,成為創新驅動發展、改革開放的高地,絕非傳統工業和房地產主導的集聚區,而將被建設成集技術研發和轉移交易、成果孵化轉化、產城融合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類似的做法在國際上早就有循。不少國家探索解決“大城市病”問題,采用的都是建設一座科技創新城市的的辦法,其所取得的成效也比較顯著:美國紐約之外有新澤西,舊金山附近有圣荷西等科技城市;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之外,有創新之城海法;日本東京50公里之外,則有高新產業集聚地的科學城筑波。
超大城市旁邊再造一個科創新城,少不了兩座城市的資源互補,甚至在一開始還需要由成熟的超大城市引導和幫助。2017年的最后幾天,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與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正式簽署共建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協議,并帶領碧水源、小桔科技、金山軟件、首航節能等12家中關村節能環保及智慧城市服務企業與雄安新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在引導北京科技企業與雄安簽約之前,北京與雄安新區甚至河北省早已開展政策層面的合作。去年8月,北京市就與河北省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明確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與雄安新區合作共建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打造高水平創新創業載體,促進雄安新區發展新經濟、形成新動能。
科技企業使出“看家本領”
在雄安新區,各家科技企業紛紛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希望建設一座新型智慧城市。
在雄安新區容城縣,從新區管委會的臨時辦公地往西走兩個路口,有一家不起眼的酒店。在酒店一側的裙房樓上,新掛上了一塊“阿里巴巴集團”的招牌。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人士眼中,這里便是阿里在雄安新區的“湖畔花園”。2017年9月,阿里巴巴(雄安)人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螞蟻金服(雄安)數字有限公司和菜鳥科技(雄安)網絡有限公司相繼在此落地。
雖然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尚未在此派駐專門的工作人員,但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阿里方面透露,未來將會有許多技術和人才在此匯聚,向雄安擴散。
2017年11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螞蟻金服集團董事長彭蕾與雄安新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以云計算為基礎設施、物聯網為城市神經網絡,“ET城市大腦”為人工智能中樞的未來智能城市。
此前,“ET城市大腦”已經在杭州、澳門、蘇州和衢州落地應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優化城市公共資源。例如,“ET城市大腦”在杭州不但提升了城市道路的車輛通行速度,實現信號燈配時的無人調控,更實現了120救護車等特種車輛的優先調配。
用成熟、前沿的科技手段幫助公共服務優化,是這些科技企業在雄安新區落地的首選方向。
2017年11月下旬,騰訊公司與雄安新區簽署“金融科技戰略合作協議”,成立騰訊(雄安)金融科技實驗室。該實驗室將基于騰訊云的區塊鏈BaaS(blockchainasaservice)服務在雄安先行先試,拓展從民生到企業、政府管理的不同場景。
騰訊瞄準的另一個方向是醫療服務。同樣在2017年11月,騰訊還與河北省衛計委、中醫藥管理局、河北醫科大學等達成全面互聯網+醫療合作。騰訊首款AI醫療產品“騰訊覓影”將在河北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第一、第三、第四醫院,河北省眼科醫院,邢臺市人民醫院等醫學院和醫療機構落地。
此前,騰訊入選“首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而另一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以百度為依托的自動駕駛平臺,也率先在雄安試點落地。
2017年12月20日,百度公司與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簽約,并在雄安召開Apollo(向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的軟件平臺)第一屆理事會。該理事會目前擁有超過70家生態成員企業,是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生態,而雄安被選為該理事會永久會址。
當天,百度將博世、大陸、戴姆勒、福特等Apollo理事會成員企業的負責人也邀請到雄安,商討無人車在雄安和更大范圍落地應用。此前,百度與金龍客車簽約,將在今年7月底前,實現商用級無人駕駛微循環的小規模量產及試運營,而試運營點便設在雄安新區。
雄安挖的第一條路,打下的第一根樁都是有數據的
在雄安新區的眾多科技應用中,數據是一個重要因素,“ET城市大腦”、騰訊覓影、無人駕駛汽車等全新技術都需要大量數據。而在雄安,數據的互聯互通與開發利用被擺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在與首屆Apollo理事會的見面會上,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剛說:“雄安挖的第一條路,打下的第一根樁都是有數據的。”在他眼中,雄安新區有兩座城市在同時建設:一座是物理城市,一座是數據城市。
相比于將城市公共設施進行數據化升級和改造,在一張白紙上建設數據互聯互通的城市總是更具有想象力的。百度總裁陸奇說:“別的城市是先有基礎設施,再搞數字化。雄安是在一開始建設的時候就把數字和硬件結合起來,這個條件獨一無二。”在雄安這座白紙上建起來的城市,數據成為最重要又無所不在的地基和磚塊。
“它將來是一個網絡空間和現實空間深度融合的城市,所以將來城市的基礎設施肯定是有大量的物聯網設施,來把網絡空間和現實空間充分打通聯動。”360集團首席安全官譚曉生表示,除了物理空間的投資建設,虛擬空間所涉及的大數據、物聯網領域,將是未來雄安新區建設的另一個方向。
相比于大多數科技企業負責人對雄安未來的美好描繪,信息安全領域出身的譚曉生更加擔心未來的挑戰。“雄安是從零開始建設的新城,城市信息化建設會更激進一些,那么安全的底子必須要打牢。”在他看來,把信息安全的架構、理念、方法融入雄安新區的建設,就像是蓋樓時要把安防、監控管線的位置預留出來,把安檢大門、院墻都一并建設好。
譚曉生表示,未來雄安新區的智慧城市建設中,既需要保護數據合法合規、互聯互通,避免形成數據“煙囪”和“信息孤島”;又需要減少黑客攻擊和網絡通信中斷等威脅,甚至提前感知線上線下的安全威脅,挑戰比其他城市更大。
作為首批獲準入駐雄安新區的企業之一,360主要著眼于企業和政府的網絡信息安全業務,還會在雄安新區成立網絡安全教育機構、研究院和產業孵化器,培養網絡安全人才。“藍圖的施工需要開放的產業協作,雄安的數據安全和流通需要政府+企業,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譚曉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