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系列之五】 深化軍民融合發展 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編者按】2018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過去五年里,習近平總書記每年都會到“五團一組”,參與各個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參加政協界別聯組會,討論領域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在“下團組”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國防和軍隊建設,提出一系列聯系密切、富有創新的思想理論觀點,闡明了軍隊建設的根本性問題,深化了對軍隊建設的認識,豐富發展了軍事指導理論,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為“強軍目標”注入新內涵。  

兵者,國之大事也。富國和強軍,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兩大基石。中國夢包含強軍夢,強軍夢支撐中國夢。這是國防和軍隊建設在中華民族復興進程中的戰略定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必須下決心在重點和難點問題上、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進行突破。      

人民論壇網結合過去五年“兩會”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中談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經典語句,為軍隊建設敲黑板劃重點。

137006994_15198593394351n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18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一、做好國防科技民用轉化這篇大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

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也是衡量軍民融合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要主動發現、培育、運用可服務于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前沿尖端技術,捕捉軍事能力發展的潛在增長點,強化軍事需求牽引,最大限度實現民為軍用,做好國防科技民用轉化這篇大文章,發揮國防科技轉化運用最大效益,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新興領域融合發展布局。

——2017年3月12日,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成績單】

從“蛟龍”深潛、“嫦娥”探月到“天宮”對接、“華龍”開工,從大運交付、航母入列到水下機器人、北斗導航衛星,從軍民通用計算機和射頻集成電路到整體精密鑄造技術、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核心技術……軍民融合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呈現出加快發展良好態勢。目前已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主要企業中,民口企業已占三分之二以上。“民參軍”企業由過去只是承擔一般配套產品,向承擔系統級總體任務邁進,在微小型、無人系統、微納米等前沿領域逐步發揮重要作用。當前我國軍工集團公司的軍民品的比重大約是3比7,70%的民品中軍工高技術產業占比也在逐步提升,現已超過50%,未來發展的目標是要把這一比例提高到占整個軍工經濟總量的50%。

【專家點評】

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彈一星”研制核心人物):

科技發展,軍民同根同源,而軍民融合之所以是科技發展的固有本性,除了其同源性之外,還在于科學技術普遍具有的軍民兩用性、軍民技術的可轉換性以及軍民兩種需求是科技發展的聯合動力。對于國防科技的發展而言,實現軍民融合有利于:充分利用民用科技資源和民用科技成果,加快國防科技的創新和發展;降低軍事裝備全壽命費用,提高國防建設投入的使用效益;發揮軍事需求對科技發展的牽引作用,促進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

二、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國發展的迫切要求,必須擺在突出位置。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戰斗力的加速器。攻克制約我軍建設和改革的突出矛盾,需要以創新的思路辦法攻堅破難。各級領導要帶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推動創新、支持創新、引導創新,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

——2016年3月13日,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成績單】

相繼成立陸軍領導機構、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把軍委機關由4個總部改為15個職能部門,把7大軍區調整劃設為5大戰區,完成海軍、空軍、火箭軍、武警部隊機關整編工作,成立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這些大力度的改革,使我軍突破了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大陸軍體制,建立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解決了一些多年來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解決了許多過去認為不可能解決的問題,實現了軍隊組織架構的一次歷史性變革。通過轉職能、轉作風、轉工作方式,實戰、創新、體系、集約、融合的新理念深入人心;通過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和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領導指揮體制更加高效;通過抓住治權這個關鍵編密扎緊制度籠子,權力運行體系更加嚴密;通過組建和培育新型作戰力量,新質作戰能力更加發展。

【專家點評】

馬偉明(海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們要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解放思想、強化使命擔當,樹立別人不能做的,我們能做;別人能做的,我們能做得更好的信心。否則,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永遠談不上自主創新、跨越發展。改進科研資源配置方式,核心是要打破行業壁壘,堅持市場需求主導,引入公平競爭,加強責任監督,開展投入產出績效評估,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運用,在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的同時,加大成果推廣應用領域,使創新成果快速轉變成戰斗力和生產力,打通實驗室到戰場的“最后一公里”。集聚創新人才,鍛造一支有理想、有血性、特別能干的創新隊伍。建立客觀公正的評價機制,切實提高科技人員的認同感與獲得感,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激情。

----------------------------------------------------------------------

三、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

今后一個時期軍民融合發展,總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豐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圍,提升融合層次。要強化大局意識,軍地雙方要樹立一盤棋思想,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推動工作,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實到位。

——2015年3月12日,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成績單】

進入21世紀,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軍地各部門共同努力和全社會積極參與下,我國軍民融合發展開始步入快車道。目前,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全國200多個民用機場中軍民合用機場占近1/3;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民用單位占取得相應生產許可單位總數的2/3以上,民營企業達1000多家;在人才依托培養領域,軍隊與地方118所高等院校簽約招收國防生,年均招生人數占全軍生長干部總數的1/3。在全國建立了20多個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基地,軍民融合產業年均增長超過20%。

【專家點評】

馬占魁(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副理事長):

“全要素”指的是融合對象,包括信息、技術、人才、設施、服務等各類資源,在軍民兩大體系之間共享共用和滲透兼容。“多領域”指的是融合范圍,也就是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諸領域深度融合、相互兼容。它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軍隊人才培養、軍隊保障、國防動員和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等重點領域,以及海洋、空天、信息等新興領域,廣泛涉及陸、海、空、天、網等多維空間。“高效益”指的是融合效果或評價標準。軍民融合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共用同一個兼容的經濟技術基礎,做到一分投入、兩分產出、多重效益,實現投入產出比值最大化,做到生產力和戰斗力雙提升。

----------------------------------------------------------------------

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

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勇敢承擔起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責任。面對新的形勢任務,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2014年3月11日,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成績單】

五年來,實現了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組建新的軍委紀委、政法委,調整組建軍委審計署,全軍上下密織監督之網;總部制落幕、新軍種成立、五大戰區授旗、聯勤保障部隊成立……“脖子以上”改革基本完成,建立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新調整組建84個軍級單位,新調整組建新的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推動我軍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推動部隊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的方向發展;通過嚴懲腐敗分子,割毒瘤、掃障礙、整綱紀、固命脈,全軍將士,面貌為之一新。

【專家點評】

劉正斌(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也同樣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適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需求,建設強大的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打造堅強高效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具體來說,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可分三步。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第二步,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第三步,經過進一步不懈努力,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

五、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

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聽黨指揮是靈魂,決定軍隊建設的政治方向;能打勝仗是核心,反映軍隊的根本職能和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作風優良是保證,關系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全軍要準確把握這一強軍目標,用以統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斗爭準備,努力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013年3月11日,在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成績單】

2013年至2016年間,全軍共開展200多場各軍兵種部隊跨區基地化訓練、100多場聯合專項訓練、近百場軍兵種互為條件訓練。從索馬里亞丁灣海域護航任務,到強力震懾和打擊各種暴力恐怖犯罪活動,再到馳援抗震救災,撤離中國公民,人民軍隊聚焦能打仗、打勝仗,構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專家點評】

顏曉峰(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少將):

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黨和國家的重要政治優勢,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歷史告訴我們,黨指揮槍是保持人民軍隊本質和宗旨的根本保障,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人民軍隊前進就有方向、有力量。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人民論壇網、人民網、央廣網  資料整理:張迪)

相關鏈接

【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系列之一】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交出了怎樣一份成績單?

【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系列之二】走好鄉村振興道路 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系列之三】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如何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聚焦習近平總書記“下團組”系列之四】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經濟持續健康

[責任編輯:銀冰瑤]
標簽: 習近平   軍民   軍隊現代化   下團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