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實體經濟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陣地,近幾年來,松江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先進產業布局重大機遇,抓緊重大項目的落地開工竣工,堅持把制度創新作為主攻方向,持續深入學習、發揚“店小二”精神,推動政務服務更加高效精準,不斷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加速了企業創新、全區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進程。人民論壇課題組集中梳理了關于松江區委區政府致力于做好“店小二”的相關報道,對其中的一些典型做法進行了歸納匯總,與讀者分享。
出臺人才新政,吸引聚集高素質人才。啟動G60科創走廊建設一年多來,松江區委區政府千方百計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一個目標、三大舉措”戰略上來,多措并舉引導人才向“雙創”流動。2017年,松江發布了《關于加快G60科創走廊人才高地建設的實施辦法》,同時配套了10個實施細則,即“1+10”人才新政,以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到松江,留在松江,在G60科創走廊建設中更好地發揮作用;評選出首批G60科創走廊青年創新創業英才,并制定了包括享受人才工作津貼、發放創業補貼、雙創政策扶持、優先選優推優等具體培養措施。此外,區委相關部門還舉辦人才代表座談會,組織與會人才代表圍繞人才公寓、人才購房、人才薪酬等內容,就松江人才新政3.0版本和人才梯隊培養等內容展開討論,以更好地了解人才的需求,從而提供更加精準的一對一、菜單式服務。同時營造全區愛才、敬才、惜才的氛圍,打造每個人才都會受到尊重的氛圍,樹立相關部門為企業、為人才服務的“店小二”形象。
首推網上辦稅服務廳。為進一步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松江區稅務局自2014年首推網上辦稅服務廳,2016年更新改版,目前已有236個事項開放了網上辦理,納稅人不出門即可辦理網上申報、網上繳稅、發票申領等各項業務。2017年以來,松江區稅務局共分三批推出31個全市通辦事項,并在辦稅服務廳和管理所設立網廳體驗區,大力推廣網上辦稅和全市通辦業務,原來實體辦稅服務廳80%以上事項已實現網上申請辦理,目前區稅務局涉稅事項網上辦理率達98%,在全市名列前茅。納稅人前往實體辦稅服務廳次數、前期準備材料時間、辦理時長大大減少,辦稅負擔進一步減輕。同時,為持續提升服務效能,打通發票領用“最后一公里”,松江區稅務局在前期與配送單位、先試點兄弟單位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制定了《發票“網上申領+專業配送”試點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對專業配送模式、操作流程、職責分工、工作要求等予以明確。根據工作方案,納稅人可自愿通過網上辦稅服務廳發起專業配送申請,郵政、EMS根據區稅務局提供的配票信息進行發票配送,確保納稅人享受全天候專人專車配送服務。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生態。一是區領導“多跑腿”送服務上門。為了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經營和調整轉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2017年,松江區印發了《關于領導干部加強調查研究和企業聯系服務的工作制度》。在此基礎上,全區統籌安排72家重點企業,由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領導負責對接聯系,每名領導干部每年聯系走訪企業不少于兩次,深入了解企業實際需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二是街鎮“精準把脈”助破解難題。在G60科創走廊頂層制度設計的引領下,全區各街鎮結合自身定位,通過上門走訪、座談交流、意見征詢、為引進項目配備服務專員等形式與企業開展交流,了解企業面臨的現實困難,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貼心服務。三是園區“零距離”對接服務。除了區、鎮兩級政府部門積極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全區的服務類園區持續發力,當好服務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店小二”。如通過開展政策宣傳、創業輔導等多樣化的專業服務,以及從前期的工商、稅務、文廣,到企業入駐、運行,為企業提供一條龍的服務等形式,讓更多中小企業發揮產融結合的巨大潛力。
優質精準服務助力科創企業出口。2017年以來,松江檢驗檢疫局通化優化檢驗檢疫流程,在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幫助農民從“生產-管理-銷售”全鏈條打通出口渠道,讓這些松江特色農產品實現順利出口。在網絡促銷活動日,松江檢驗檢疫局積極與電商平臺、商家溝通,提前做好商品備案工作,避免不合規商品流入。同時抽調骨干人員充實一線查驗監管工作,保障海外備貨順利進區,檢驗檢疫局查驗場站實行全天候通關保障機制,24小時輪班運作,對進口跨境商品實施隨到隨查。松江出口加工區是上海市第一批上線使用“跨境電商申報系統”的地區之一。系統的率先上線,實現了訂單電子申報和抽批,確保大量訂單快速通關,效率大幅提升。2017年“雙十一”期間,松江檢驗檢疫通關放行跨境電商221萬余個訂單,全年超700萬單,創造了每秒放行26單的速度,松江跨境電商監管倉連續成為天貓國際全國最大的跨境倉之一。
實施“零距離”綜合審批制度改革。早在2016年科大智能項目啟動時,松江區就獨創了“微信群審批制度”。區長坐鎮微信群,項目方負責人提問題,群里的分管副區長、項目行政審批等委辦局一把手負責解決。這是松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制度供給的一次有力嘗試。2017年以來,松江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大調研。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認真聽取企業意見建議。針對在全區大調研中發現的產業項目審批工作的痛點、堵點、難點,2018年2月22日,松江區正式推出“零距離”綜合審批制度改革方案,分別是成立集中審批中心、簡化優化審批流程、建立區域綜評機制、推行全流程預審、提供全程免費代辦、優化土地配置利用、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和推進商事登記改革。這八項舉措著力聚焦審批提速。審批制度改革“零距離”的核心就是“簡政放權+互聯網+店小二”。“簡政放權要讓制度性交易成本趨向于無窮小,互聯網要讓政務服務和企業的密切度趨向于無窮大。”以全流程預審為例,就是瞄準目前拿地、報建環節周期較長的問題,采取企業拿地前各審批職能部門提前介入,提前審查的方式。待取得土地后再將預審批轉換成正式審批,全流程審批時間有望至少比現在縮短一半以上。
責編:張盈盈 / 董惠敏